本版导读
情注富民业 创建模范村
——记韩城市板桥乡板桥村村委会主任何明德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农村经济发展奔小康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带头人,何明德就属其中一个。
何明德,1949年出生,现任韩城市板桥乡板桥村村委会主任,人们习惯称他何村长。
何村长当村委会主任曾几上几下,但不论何种情况下,在他的心里总装着乡亲们,他上任后总是要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致富,并实实在在干上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
1984年,他第一次上任当村委会主任,当时板桥村是一个有名的穷村。为了改变贫穷的面貌,何明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先从环境交通状况落后展开工作。他以非凡的气魄带领村民在涺水河上修建架起了一座连接南北的涺龙大桥,使两岸15个村子,从此交通方便,结束了祖祖辈辈过涺水河没有大桥的历史。随后,为了发展经济,他带领大家又在公路两边修建起了商品房,形成了村上有史以来第一条商品街道,专设了接待外来商贩的场所,从而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村域经济的发展,也为板桥村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987年,在带领村民不断走向发展富裕的同时,何明德时刻不忘教育,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凭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点燃了村教育事业的熊熊烈火,他决定在板桥村修建中心小学。尽管,这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善事,但筹措资金却异常的困难。“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成。”这是何明德的性格。于是,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背着负担和压力,与施工队签定了合同协议。在筹款中,他尽量做到减轻农民负担,他为筹积建校工程款,东奔西走,呕心沥血,不辞辛苦。致使过春节,要债的守在家里,他甚至给人家管饭吃。就是这样,他将党的事业、集体的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来干,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精神,最终感动和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使建校资金基本筹措落实到位。这其中仅村上千方百计筹措解决资金就达4万元,使本该每个农户承担的资金减少了30元。
1999年板桥村换届选举,曾因家人请求辞掉村主任和书记的何明德,为了板桥村的发展,在村民渴望而又信任的目光中又一次走上了村主任的岗位。上任后,他虽年已半百,但为人民服务、带领大家致富的赤心和劲头不减,他又克服困难,为村中心小学新增盖了8间教室,并修了灶房,锅炉房等,完善方便了学生的生活。
韩城市是有名的花椒盛产地,但板桥村发展却比较慢,近几年来,在何明德的号召和带领下,板桥村开始大量种植,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致使其很快成为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如今,板桥村不仅走向富裕,而且被上级多次评为“山区建设的模范村”。
(李娅 赵慧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