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2月22日
综合新闻
02

怎一个“欠”字了得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走亲串友,喜气洋洋。然而,在这一被国人视为最隆重最喜庆的日子里,许多人却因为工资被无端拖欠,没钱过年而犯难。于是乎,对他们而言,“年”成了一年中最为难过的“关”。

农历辛巴年腊月24日(2002年2月5日),100多名民工围住西安市未央路立交桥西200米处的裕丰批发商城建筑工地讨要工钱,未果的情势下有10多人爬上3层楼顶“示威”;

农历辛巳年腊月22日(2002年2月3日),西安市大东门外3名民工爬上26层高楼以“跳楼”方式讨要工钱;

一时间,以“跳楼”方式讨工钱的事件,在年前的西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颇有些前仆后继的态势。以此不难看出,没钱回家过年的民工已被逼到何等危险的地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农历辛巳年腊月28日(2002年2月9日),陕西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共受理各类拖欠工资的投诉事件80余起。就这,还仅限于西安市区,如果算上未来得及投诉或根本不懂得投诉的此类事件,全陕西省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涉及到的民工人数绝对在十万以上,地域波及全国不少省份,其中以建筑行业的川籍民工居多。

可以说,拖欠民工工钱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流行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既有非法招工的问题,也有政策脱节的漏洞。具体到建筑行业,陕西省劳动社会保障厅杨川认为,由于工程招标普遍没有考虑承包方执行劳动用工的情况,工程超标仅仅被看成是经济合同,任凭其层层承包,导致资金“蒸发”,作为弱势群体的民工就不可避免地成了层层经济关系后面的牺牲品。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民构成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分化,“民工潮”的兴起,首先在经济领域有力地冲击了壁垒分明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历史跨越。但城乡差别毕竟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制度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讲,被冷落、受歧视和欺负的现象常有发生,而任意拖欠民工工钱就是这一情势最典型的体现。由此不仅制约了彻底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为社会稳定大局造成隐患。

如何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有专家学者认为,国家及社会各方面,都应特别关注民工的命运和感受,在制度、机制和观念等多个层面上提倡“为农民着想”;把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培育进城务工农民劳动力市场,建立有序流动网络;广拓就业途径,扩大劳动力需求;同时,增强民工的权利意识与参与意识,并有不断强化的制度、措施加以促进和保障。

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再好的提法与实现中的情况绝对不会等同。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妥善解决好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绝对是关乎大局的大事!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