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要“吓基层”
下基层,是各级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体察民情、指导企业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令人们感到遗憾的是,在近些年来,我们有些企业上级机关的少数领导干部,却把下基层当作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捞取个人实惠的手段。他们在下企业时,总是事先打电话让企业作好各项接待工作的安排,在下来时不是轻车简行,而是前呼后拥,汽车一大溜,人员一大帮;到了企业之后,不是尽快深入到职工中去,了解实际情况,关心职工疾苦,而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作指示,根本不与广大职工见面。有些即使到企业基层单位去了,也是按企业领导事先安排好的“典型”,去转一圈,根本就不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忧。作为普通职工,只能是在领导下基层之前,一遍又一遍地打扫厂内外环境卫生,一遍又一遍地擦领导必经之地的马路和会议室门窗玻璃。但等领导真正来“下基层”时,连个人影也见不着,而有些企业领导,生怕在接待出了什么差错,不得一次又一次地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提出各种要求,说一旦哪个单位在接待工作中出了问题,就要严肃处理如何如何,结果将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
这种“呼呼啦啦出发,热热闹闹吃喝,马马虎虎检查,昏昏沉沉回家”式的“吓基层”,无疑是一种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表现,它不仅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损害了领导干部在职工中的形象,在贯彻中央关于要改变干部作风的当今,应当狠煞之!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