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19日
维权之页
03

侃侃咱们这个“家”

俗语说,同父不同妈,树大都分杈。但在我们安康电务段这个大家里,却有这样一对“同父异母”的好兄弟。他们就是编尾信号工区和西区信号工区。

大概不太明白吧?前者隶属驼峰信号领工区,后者隶属东站信号领工区,“血缘”关系不尽相同,却你中有他,他中有你。

去年东站编组场扩建后,就把两兄弟连在了一起,同院而居,门户相对,象拴在一根绳上的两蚂蚱。新家刚一建成,两个工区的“家长”就立下了“打铁先要本事硬”、“一个萝卜一个坑”、“众人划浆撑大船”的“家规”。我们私下里总结为“打铁、填坑、划船”六个字,念起来朗朗上口,可做起来却一点也不能马虎。先说“打铁”吧。当信号工,业务不好,一遇设备故障,准得手忙脚乱,有时因为一个小故障就把客车甩在站外了。所以,为提高业务水平,大家通过商议,决定推贤荐能,让西区的“助理工程师”廖宗才做大家的“老师”。还别说,他真是不负众望。平时,他不善言谈,一副“夫子”相,可讲起大站电气集中电路、电工电子、微机联锁这些高难度的专业知识,简直口若悬河。从元器性能、参数测量范围,到电流走向、电压数值变化,从设备维修技巧到故障处理程序,头头是道,听得我们如痴如醉。当我们偶有成绩时,他会一扯嘴角,露出羞涩的一笑,哇,简直酷毙了!

然而,由于“家”里只有11名成员,要“划好安全大船”,必须众人齐动手。一次深夜,西区信号2公里外的老临沟设备发生了故障,可值班职工却是位女士。这时,“异母兄弟”峰尾工长刘腊林上阵了。因故障时好时坏,他就守在那里,直到克服隐患,等回到工区时,天已蒙蒙亮了。在“家长”的示范下,每月计表,家里成员全部出动,设备不分你我,仔细检修、测试。效果还真不赖,不仅两个工区设备故障率比“合家”前下降了80%,还在检查中取得了双第一的好成绩。嗨,还得了些奖金哩!■唐茹 李先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