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19日
维权之页
03

煤海泛舟领头人

岁月悠悠,步履匆匆,15年在人生长河中是值得回味的一段历程,在这15年里,陕西苍村煤矿一号斜井采煤队长张贺民以不甘采煤苦,指在多贡献和对井下事业炽热的追求,在煤炭转型期的艰难时刻,挥洒汗水,他和他所带领的采煤队,为一号斜井的解困脱贫和煤炭事业的长足发展撑起了一片风和日丽的蓝天。

1987年,年仅22岁的张贺民排除了世俗留下的再穷不当挖煤工的偏见,来到这大山深处的一号斜井,当上了一名采煤工。面对艰苦的工作,不到半年时间,许多和张贺民一起来的,闲采煤苦,收入低,不辞而别。而他却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在地下800米深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虚心向师傅请教,学习采煤技术,苦活累活抢在前,早班八点钟入井,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到工作面,帮放炮工装药背炮泥,不仅在实践中掌握了打眼放炮的本领,而且为本班的生产创造了条件。晚班八点钟升井,但是,早班工人经常在工作面看到张贺民在干完份内工作后,帮助回柱工在回柱,遇到复杂的条件,24小时连轴转是常事。过硬的业务技术加上无私的敬业精神,使他领导的采煤队全员工效由一吨多增加到13.62吨/工,职工人均收入15600元,甩掉了这个矿连续12年欠产的落后帽子。

1989年4月井下920运输集中煤仓大量漏矸,正在空中作业的王玉水、王家慎两人随着冒落的矸石一下从十几米的高空中坠落下来,在这紧要关头,张贺民冒着矸石继续垮落的危险,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拉架梁,刨渠道,在虎口中救出了两名工友的生命。1991年,1002高档普采工作面大冒顶,长40米,高30米,冒矸量达800多立方米,当时正在患重感冒的张贺民知道后,立即更衣下井,和全班同志苦战了12个钟头还没处理好。

1995年,张贺民被提拔为采煤队长,但就是那时候,一场无情的特大透水事故给这个矿带来了灭顶之灾。全矿被迫停产,井下大量设备泡在水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担任抢险组长的张贺民立即组织人员抢运设备,堵水头,并带领大家无数次趟进齐腰深的积水中探灾情,终于把水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近些年来,张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井下职工思想容易抛锚影响安全的因素(月初开资时、夜班工作时、天到五更时、昏丧嫁娶时、回家返矿时……)针对这十种因素针对性的开展细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使采煤队创下了月产原煤52000吨,年产30多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他本人也连续16次受到公司和矿上的表彰奖励,被树为“采煤标兵”。

■王成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