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4日
综合新闻
02

诚心·爱心·孝心

——记好军嫂杨军玲

杨军玲是陕西五环集团公司筒并捻车间甲班络经值车工,1989年进厂。1996年秋天,时年27岁的杨军玲和当兵服役的原籍中学同学郝杰结婚。郝杰先是在云南边防武警部队服役,后调回陕西守卫风陵渡黄河铁路大桥。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乐得婆婆逢人就说当兵的儿子娶了个好媳妇,咋看都顺眼。

自打第二年8月生了女孩爽爽后,军玲看得出,婆婆见了小孙女不是不喜欢,可总像有什么心思说不出口。不久,爱人探亲回家,把母亲的想法告诉了军玲。原来婆婆爱小孙女,但还想有个孙子,要军玲把工作辞掉,回家种田,再生一个。听到这个要求,初为人妻人母的军玲,几年的酸甜苦辣如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但是,生活就是生活,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经过几天的冷静思考,军玲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军人的妻子,不仅要支持爱人安心服役,还要学会转变婆婆的旧观念。郝杰也回去做母亲的工作。他买了两大包关爱爸妈的营养食品提回去,说是军玲特意在超市为老人选购的。儿子和母亲谈了大半夜。母亲改变口气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只是我有这个想法,主意你俩自己拿。”和军玲要好的女友也和军玲一起专程到郊县乡下看望她的婆婆。使婆媳关系得到缓解。

在小爽爽放到乡下三年多的日子里,军玲几乎每隔两个星期就要回婆家一次。每次回家她都要带许多生活必需品,有给女儿爽爽买的,也有给婆婆、公公买的。军玲每次都给家里带来惊喜。她给婆婆买的衣服、皮鞋,颜色款式老人都称心。婆婆爱吃香椿辣子罐头,她一次就买了十几听提回去。军玲的烹调手艺好又勤快,每次回家都要下厨房做饭。她烧的菜、做的米饭面条,全家都爱吃。她还经常变换花样,从城内带回许多米线,经她调制后,味道特鲜,一家人吃不够。婆婆说她时常腰痛,军玲就到药店买来治腰病的外用内服药带回。军玲无微不至的关照,终于感动了婆婆;而婆婆又将这种感动化作对小孙女爽爽的爱,爱得婆孙俩难舍难分。

解脱家务负担的军玲,市场竞争意识更强了,敬业爱岗劲头更足了。今年上半年,纺织市场形势看好,客户要货急,厂里新上的七个品种,有四个都由她们小组承担,而小组纱多人少,打不过来,军玲和小组党员一起,经常加班延点、义务奉献,有时下夜班干到中午12点,大家毫无怨言。军玲所在的党小组今年“七一”前夕被评为公司先进党小组。

军玲说:“我既然选择了纺织,就不怕吃苦,苦也觉得甜;既然选择了军人,就要撑起这个家,累也感到充实。” (严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