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23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该善待哪种“富人” 守住底线 文凭与水平 图片新闻 呜呼教育腐败 影视九大怪 女考生作秀及其他 广告 秦巴深处起歌声 铁军劲旅展雄风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呜呼教育腐败

□文/陈仓

读了最近一些报刊关于一些学校胡作非为的报道、论文后颇有同感。教育界的某些人已经被群众称为“眼镜蛇部队”。从长远看,教育腐败的危害性甚于司法腐败,行政腐败,而其后果比其他类型的腐败更严重。

首先,别人暗中干,教育界的某些人明着干。党政机关有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贪官污吏一般都是暗中收,受贿赂,且惟恐别人知道。学校的监督机制普遍松弛,某些“老师”毫无顾忌。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儿子“孝敬”老子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孝敬和贿赂从根本上是两回事。同时,有些“老师”认为,当官的可以以权谋私,“把政治搞成经济”,我为什么不能“把文化变成纹银”。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界的一些人利用国有资产和国民教育资源为个人和小团体谋私利的风气已日盛一日。“官高文凭高,财大‘才气’大(买文凭)”,上个像样的初中,动辄索要二三万元的人民币,以及“街上流行研究生”的怪现象说明了什么?

其次,教育腐败不仅出卖了国民教育资源,公共权力,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和社会公平与公正,而且出卖了民族的灵魂,出卖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腐败迫使学生认识、接受、适应腐败,甚至学习腐败,使我们的接班人在腐败风气的笼罩下成长,教育质量和学生道德水准岂能不降?久而久之,国民整体素质岂能不降?放眼社会,硕士生不能独当一面,“博士不博”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效率看政府,公正看法庭道德看学校。学校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殿堂,如果这个圣洁的殿堂道德沦丧,就会从源头上败坏一个社会的道德,腐蚀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腐败的严重性关键在于此,这绝不是杞人忧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