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康社会生活什么样
随着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百姓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究竟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十六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和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胡鞍钢对此作了阐述。
用经济学的指标可以划分几个阶段,第一个称之为人均收入,第二个称之为恩格尔系数。从人均收入来看,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到2002年,扣除人口增长因素,人均收入增长会低于4倍,但是会高于3倍,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一般来讲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吃占60%到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占50%到40%就认为是小康;40%到20%,就认为是富裕。
过去20年,我们主要是先富论,使一部分地区、人群、城市先富起来,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今后20年,既然是全国建立小康社会,它主要的难点是在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所以,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共同富裕。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