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国外遇到的几件小事
在日本访问,有一家日本新闻机构请我们代表团吃饭。入席之前,主人礼貌地对同代表团见面的一位中国朋友说:“今天请吃饭的人中没有您,请自便。”那位中国朋友微笑起身告辞,并无尴尬。倘若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请那位不速之客一起吃饭。按咱们的客气话说:“多加双筷子而已。”可是,如果“筷子”加多了,就出现了那种“来客一人、陪客一群”的现象,大家心里并不舒服。
在罗马尼亚访问,主人在饭店请吃饭。席间有两位小提琴演奏家助兴,为我们拉了几支曲子,其中还有中国名曲《梁祝》。演奏快结束时,我看到主人从餐桌下悄悄地把一小卷钞票塞进一位演奏家的西服口袋里。琴声依旧,动作无声,一切意会而不言传,只有理解和尊重。在国内,有些“大款”、“大腕”式顾客,给钱时俨如施舍。
在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听一场歌剧时,由于自己马虎,坐到了别人的座位上。开幕之前,才发现走道上一位女土微笑地看。看自己,似乎想打个招呼。我马上起身表示歉意,她同时也说了句类似“不好意思”的话,待我离开后才坐到属于她的位置上。
(摘自《人民日报》 李德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