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她们为什么落泪
纺织企业部分女工生存状况透析
纺织工业是我省传统产业,纺织女工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群体。然而,当她们中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受到侵害时,当她们遭遇不幸时,大多只是默默落泪。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婚姻家庭问题逐年上升
经济困难、男方有婚外情等造成相互埋怨、争吵、反目为仇和家庭暴力现象不断发生,最终导致离婚,家庭破裂。某纺织企业近期连续发生两起女工被害案,均由男方出现外遇而引起,在当地造成极大地震动。
单身女工供养子女难,单身女工由于收入有限,负担重,独立抚养子女很困难。一女工离婚后儿子判由她抚养,男方每月给100元生活费,但前夫却以种种理由拒付。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教育费、生活费、医疗费等支出在不断增加,生活出现极大的困难。一女工丈夫因高血压突然死亡,家里刚买过房,孩子正上初中,生活压力一下增大,常常以泪洗面。
因病致贫日益突出 纺织女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潮热,噪声粉尘超标,上班节奏快频率高,一个细纱、织布值车工每班巡回的路程相当40—60华里,因而发病率比较高。近年来,纺织女工中各种大病发病呈低龄化、群体化趋势,一旦患病,将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某企业仅去年一年查出的子宫癌、乳腺癌等患者达5人,已有3人死亡。据调查,在纺织企业的困难女工中,90%以上的是由于患大病或,慢性病造成的。
劳动保护措施落实难纺织女工在机械化、连续性生产条件下劳动,工时利用率高。许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现代化的新型高效设备,工人劳动量增大。在一些企业,女工“四期”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加班加点时有发生,请假更是难上加难,产假工资执行“土政策”,生育费用不报销,女职工怨气很大。
思想压力大无处诉说 一部分企业管理简单粗暴,缺乏应有的人情味,动辄罚款、停工,还不许向上反映情况,女工吃了亏,却不敢说。遇到企业减员,40岁左右的中年女工首当其冲。许多女工这样说,“工作累一点倒不要紧,最害怕没人理解,无处诉说,连个发泄的地方都没有。心情不好压力大,怎么能把工作干好?”
一些退休女工境况堪忧
50、60年代参加工作的退休纺织女工,扣除各种费用后月平均工资在300—400元。这部分人辛苦一辈子,进入老年后各种疾病开始出现,医疗费支出较大,生活境况令人担忧。某企业一66岁的退休女职工瘫痪已14年,每月340元的退休金仅够买米面和支付保姆工资,其它根本无从谈起。
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一、运用法律的手段从源头上真正落实男女平等,从婚姻、家庭、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维护纺织女工的合法权益。二、社会和纺织企业应互动,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建立职工互助保险和企业补充保险等,妥善解决好纺织女工的生育价值补偿问题。三、全面提高纺织女工的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女工法律援助体制,舒缓女职工的压力,真正关心爱护纺织女工。四、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加大监督力度,督促纺织企业认真贯彻各项女工保护政策法规,改善女工劳动条件,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胡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