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04日
北国周末-阅览室
03

富豪榜与“特赦论”

最近,最吸引眼球的国内新闻,除了“非典”之外,大约就是《新财富》“本土版”的内地富豪榜新鲜出炉的消息了。一些关于富豪的议论,格外引人注意。这其中最惊世骇俗的言论,莫过于北大教授张维迎发出的要对富豪实行“特赦”的呼吁了。

张教授说,中国的富豪都是在近20年经济体制转轨期间浮出水面的,许多人身上带有偷漏税款、行贿受贿以及侵吞国有资产的“原罪”,那么怎么办呢?“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既往不咎”。也就是说,不管你的钱是偷来的,骗来的,还是明火执仗抢来的,只要不是“现在”,就都可以放心消费,放心投资了。

张教授的话听上去很有同情心,只是一遇到具体人,就变得让人很难接受了。比如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中排位第二的杨斌吧,杨斌在荷兰的时候,靠政府发给无收入者的救济金过活,实在混不下去了就怀揣借来的几百美元回国闯天下。他先是和某省农业厅的一位处长“合作”,做赔了算公家,赚了算杨斌(当然也包括那位处长)的花卉生意。结果农业厅赔了近千万,杨斌却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他又以行贿为手段,在沈阳附近“批”到了一块地,他利用这块地多次抵押,包装上市,走先圈地后圈钱的捷径,在短期内竟积累了高达7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产。杨斌在聚敛财富的过程中,没有给社会带来任何积极的东西。对这样一只硕鼠,一句“特赦”就轻轻放过,对那些遵守法律、努力创业的人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呢?对那些因为工资超过了800元而每月都交所得税的普通民众来说,是不是更不公平呢?最要命的是,如果杨斌的“成功”成为一种“模式”,还有谁会愿意靠认真经营、辛勤劳动来致富呢?不择手段地去掠夺,然后静候“特赦”不是更好吗?

张教授还说,“假设有人没有交税,如果你长期追溯的话,他今天就更不敢交税,因为今天交了税,你问他为什么昨天没有交税,那怎么办?他就可能会继续造假,继续不交。”与张教授这个论点有关的是“刘晓庆事件”,在这位“富姐”被捕之后的一个月内,单北京地区的补税额就近1.4亿元。这些偷漏税者为什么以前不交而现在却喊着要交呢,当然是因为他们发现如果继续赖账的话可能会收到一副手铐。“经济人”总会两害相权取其轻,张教授显然是太过虑了。

张教授“特赦论”的最大的理由是,如果不如他奉劝的那样宣布“特赦”,“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会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仅设法在国外办绿卡,而且还把资金转往国外。”但最大的理由往往也不是理由。资金外逃的问题,主要应该通过完善法制和国际司法合作来解决,怎么能够通过把不法行为合法化来的方式来解决呢?更何况对罪犯来说,国外也并非绝对安全,最近一些俄罗斯金融寡头和前政府高官在西方纷纷以“洗钱”的罪名被起诉,就是证明!

张教授的“特赦论”实在是替富豪们想得太周到了!只可惜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忘记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律经济的常识,这倒与他那“著名经济学家”的身份不是很相称——为什么会如此大失水准呢?也许是富豪榜的光环太耀眼了?

(据《重庆晚报》郭松民/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