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04日
北国周末-阅览室
03

与弱势群众争利于心何忍

浙江富阳市街头一位残疾人养家糊口的修车摊被当地城管部门强行拍卖了;浙西南缙云县的26名靠街头擦皮鞋为生的民工,刚刚停止上交每人900元的环卫管理费,城管大队又强行征收每人720元的擦鞋申请费;而安徽某市的一名下岗工人更是在电话里向记者哭诉:自己惨淡经营的书报亭要被取缔,政府公开转让的价格是每座报亭20万元,这天文数字的转让费怎么出得起?一个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辛酸剧,就在我们的身边被一些部门以堂而皇之的理由上演着。记者在愤慨之余,不禁要质问:弱势人群的生存已经不易,抢夺他们那份可怜的饭碗于心何忍?

一个修车摊,一座书报亭,一把擦鞋椅……这一个个很不起眼的岗位,其实维系着许多下岗工人、进城民工和残疾人员的生计,在20世纪80年代,浙江台州就有多达20万人的修鞋匠奔波在全国,解决了吃饭问题。虽然他们一天的辛劳只挣几块钱,但每个人的背后往往支撑了一个个困难家庭的生存。有了这个岗位,“弱势群体”的生活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稳固。

然而,时下不少地方以“经营城市”为幌子,片面追求城市要素的市场化。一些地方政府眼看这几年土地快卖光了,就打起了城市里角角落落的主意,动辄公开竞价,甚至连一个修车摊、一把擦鞋椅也不放过。在冠冕堂皇的所谓公开招投标下,那些书报摊成了某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们的新的增长点;在一些城镇,连修车摊、烧饼炉之类的网点,也成为小老板们投资的对象。同时,形形色色的乱收费也以所谓加强城市管理为由伸了过来。相反,那些靠此糊口度日而又拿不出昂贵的转让费、管理费的弱势人群,就只能黯然失业;有的则被迫被那些中标的老板们拦腰剥夺一刀,口袋里那点可怜的收人更加捉襟见肘。

不知这些干部有没有想过:一个街头谋生者的生活有多难,如果他们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会怎么对待?街头谋生实不易,请给他们留一口饭吃!

(据《中国改革报》慎海雄 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