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9日
头版
01

“为镜头工作”何时休

近日参加北京某街道创新管理体制工作研讨会,一位基层负责人发言时语出惊人:我们要搞创新就得把工作做实了,别为照片工作、为镜头工作。

“为照片工作”“为镜头工作”,此话精炼传神,形象而生动,没有长期的深切感受,断然不会有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此精辟生动的概括。

现实生活中,为照片、为镜头工作的现象实在屡见不鲜。记者最近在基层调研时,一份总结材料上介绍了某单位结合城市面貌的变化开展市民道德教育的做法。记者想了解教育过程并从中寻找一些生动的细节,没成想落了空。知情人告诉我,这项活动办了一个启动仪式后,就没有下文了!但一级一级的总结材料或成果汇报展上,活动的照片或镜头赫然在目。

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要求抓工作时确实“有一手”:动手快,声势大。他们一般会找准一个结合点,办个启动仪式,台上请来上级领导,台下请来基层群众,中间请来新闻记者。第二天,报道上去了,影响出去了,活动开展了,某项工作便就此“贯彻”了,以后总结起来内容也不缺了!至于实际成效则置之脑后。可怕的是这种做表面文章的浮躁,成了某些人的习惯,需要时信手拈来,而且屡试不爽。其中,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似乎也成了这种“以形式抓落实”的“帮凶”。

为照片工作、为镜头工作的做法,不仅百姓厌烦,基层干部也反感。那位语出惊人的街道干部对记者说,任何工作只要真正面对群众,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老百姓眼里不揉沙子,心里有杆称。像城市低保、下岗再就业、社区服务,只有踏踏实实办出成效,党和政府才会真正得到群众拥护。 (徐仁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