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9日
维权之页
03

中铁一局把打工者当主人当亲人对待

农民劳务工杜雪梅荣登企业领奖台

本报讯 12月20日,在古城西安召开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一局青藏铁路建设“双先”表彰大会上,一位披红戴花的女农民劳务工,格外引人注目,她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投身青藏铁路建设的亲身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与会代表。她就是被评为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个人的农民劳务工杜雪梅。中铁一局党委书记、青藏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和民锁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状和1200元奖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批外协队伍被引进建筑市场,劳务工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中铁一局转变劳务用工观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思想,对农村来劳务工在政治上重视,生活上关心,技术上帮助,风俗上尊重,卫生上同等,和职工一视同仁。近两千名和杜雪梅一样的劳务工,在青藏铁路工地不仅可以按时拿到工资,还享受着与正式职工一样的待遇:施工中,中铁一局派技术员进驻作业队,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政治上,作业队中的党员一律被纳入项目部党组织统一管理,使长年流动在外的他们并没有成为“口袋党员”,劳务工队伍中的青年和正式职工一样被编入了突击队,一起冲锋陷阵;生活上,平时送蔬菜水果,过节送去慰问品,特别是非典时期,还安排人员定期在他们驻地消毒、检查,购买冰箱、冰柜、氧气、食品材料,从被褥床单到枕巾枕套全部换新。中铁一局通过认真推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医保、同纪律)措施,规范了劳务工队伍的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外协队伍的积极性,使外协队伍与企业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共同关注信誉、效益、质量,实现了双赢,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党委书记、指挥长和民锁提出了“我们是一家人”的管理理念,认为劳务工和我们的职工一样,置身雪域高原,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了贡献。劳务工只要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同样可以得到企业的最高荣誉,中铁一局铺架项目部的一位劳务工还被推荐为青海省劳动模范。

今年40多岁的杜雪梅是普通农民的女儿。青藏铁路一开工她就和70多名劳务工来到唐古拉山脚下的通天河畔,与中铁一局机筑处项目部一起担负着青藏铁路“入藏第一特大桥”等九座桥梁和13.124公里的正线路基的施工任务。两年多来,杜雪梅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路基施工中,巾帼不让须眉,始终与项目部通力合作,开工初期,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她每天步行三、四十公里往返奔波于工地和项目部之间,解决技术难题,汇报工程进展。在挡水埝施工中,为了不破坏高原的每一寸绿地,针对路基旁边挡水埝底宽五米不够汽车调头的实际情况,她不惜加大成本,要求自己的司机跑到一公里外掉完头再回来倒土,这种作法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她的作业队修建高原冻土路基6公里,填筑挡水埝7.8公里,共完成土石方20多万方。不但熟练掌握了在高原多年冻土区进行路基施工的方法,而且积累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组织管理经验,成为了各个外协作业队的典范。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今天能走上这领奖台,要感谢党和政府及铁一局对我们这部分人的特别关心,我会把企业给我的荣誉作为一种鞭策,一种动力,继续完成好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这是杜雪梅在领奖台上讲的话,更是她的心声。

■刘健 彭伦理 唐博学 陆洪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