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生猫能逮熟老鼠
每到春节前后火车票便格外紧张,票贩子也就格外猖獗。面对群众和社会的责难,铁路公安部门于是频频出动经常也小有斩获,但实际上抓获的多是小毛贼或碰到枪口上的末流角色,而巨贩大“倒”们往往不是早已闻风逃之夭夭,就是为减少“竞争”对手攥着更丰厚的钞票偷着乐呢。然而今年春运上海公安局却另出新法,调集福州、杭州、南京、合肥、鹰潭等地警察,组成八个小分队,开展异地打击票贩旋风行动,400多名“老练”的票贩子栽倒在生面孔的警察手中(据央视1月12日晚新闻联播)。
按说姜是老的辣,可生猫为什么却能逮住熟老鼠呢?这里固然有老猫懒惰的因素,也不排除老鼠在多年斗法中了解了老猫的行动规律,从而增加了捕获的难度。更深刻的原因怕是原籍的老鼠与猫本是一对冤家,然而日久生情有些已异化成了朋友;甚至因为笑纳了老鼠的“贡献”,双方感情日益加深;一旦主人令下,不但下不了狠手,可能会百般辩解,甚至在老“朋友”遇到别的猫追杀时挺身而出挥刀相帮。在此情况下,如果依然抱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用兵方略,必然会出现漏网之鱼,甚而劳师动众一无所获。
上海这次打击票贩子既没用铁路公安,又不用本地警察,却打了一个大胜仗。这里的主其事者不但是个深谙用兵之道的高手,也是个高明的心理学家。他洞悉人性的弱点,并从制度建设着手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但维护了公众和社会利益,同时减少了“猫”的犯错机率。
鉴于当今的许多积弊,上海这种用“生猫逮熟老鼠”的高招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有包治百病之效,但说它“投资小,见效快”绝没有吹牛的成分。有心逮老鼠者不妨一试。当然猫鼠同眠者不在此列。 ■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