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精神补“钙”
□文/鲁艺
晚上看电视,有个台正播放“补钙”广告,赶紧换另一个台,还是“补钙”的广告。其实,我们有些人身体并不一定需要“补钙”,而是精神需要“补钙”。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在贫穷时拼命地追求金钱,而在富足之后,又感到“真没意思”,除了钱什么也没有。精神的萎靡,使得这些人以一种“看客心态”、“过客心态”消极观望社会的发展变化。奋发向上的进取鹰心、投身工作的奋斗精神荡然无存。这些人实际上是“精神贫困户”、“精神流浪儿”,已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疲软症”。
人作为灵与肉的结合体,固然离不开物质这一基础。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一旦把握不好,便会腐蚀、吞没奋发向上的精神。
而精神对人的作用,与物质不同,它不是给人以衣食住行的满足,而是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它能使人们在紧张中不知疲倦,在逆境中有奋斗的勇气,在绝望中产生新的希望。纵览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自尊自信的民族乃至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精神支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础。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虽濒临亡国的危险,却能衰而不亡,衰而复起,并有重振中华之契机,正是由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1998年和今年夏天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特大洪水,靠的就是伟大的“抗洪精神”。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无不是精神的富有者。孔子是,孟子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拥有无价的思想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成就事业的前提。正因为如此,现在一些有远见的家长,就舍得花钱去买苦给孩子吃,以培养他们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重播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所以受到普遍的关注和欢迎,就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缺乏一种精神,有不少人需要补“保尔精神”这种“钙片”。因此,我们在物质生活有了必要的保障之后,精神生活也应得到相应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在给身体补钙的同时,别忘了给精神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