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建“打工者之家”吸引务工人员入会
西安市新城区社区工会推行“标准化”
本报讯 如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使社区工会真正建成为“打工者之家”?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开展的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活动,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
新城区地处西安城市中心区,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常住人口较多。他们工作和生活在各社区的角角落落,这些人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早在2000年年底,新城区总工会就在全区的7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为了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会的活力,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社区工会中来,让社区工会为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发挥作用。去年11月份,新城区总工会在康家村社区和尚平社区开始搞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试点工作,今年又在全区进行了推广,并要求今年50%的社区达到“标准化”,到明年全区所有的社区工会全部“标准化”。同时,还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区委党建工作和区政府社区建设的内容,进行考核和评比,形成了“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该区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会”的内容主要有十个方面,区总工会将按这十个方面逐一打分验收,总分超过80分方算达标。这十个方面主要内容有:社区工会经审会、女工委、工会小组等组织机构健全完整;社区内企业建会率在80%以上,职工入会率达95%以上;社区工会组织名称挂牌上墙,会员登记表和会员花名册资料齐全;建立“打工者之家”,因地制宜地创建职工活动场所,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工会工作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工会组织作用发挥好,会员群众评价高;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等。
有“小温州”之称的康家村社区,是新城区总工会推行“标准化社区工会”的试点之一。这个社区有1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工会走家入户对外来人员调查登记,发展会员。目前,该社区工会小组已形成网络化,并开展了一些活动。据了解,区总工会还将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打工者技术比武”等活动,并逐步协调解决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医疗等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有了归宿感。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