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31日
头版
01

老树新花依然香

地处陕南的安康,山高,沟深,这里的铁路多半是在洞里,在桥上。

襄渝铁路是安康通往四川境内的要道,沿途山重水复、沟壑纵横、高桥林立、桥隧相连,有“空中铁道”和“地下铁道”之称。昔日被誉为“巴山路魂”的巴山工务指导区就是镶嵌在这条铁道上的一颗闪光的道钉,面对苍凉的大山,唱响了一首首铁路职工扎根深山的壮歌。面对如今现代生活的冲击,昔日尘封的历史,如今是否还能依旧光彩?巴山精神今何在?

善解人意者,莫过于安铁工会的何部长。他望着记者满是问号的眼神说:“你去看看吧,答案会‘一切尽在不言中’。”

繁忙的襄渝动脉,来往列车很多,但能在巴山这样的末等小站停靠的,一天仅有一趟慢车。于是便上了这趟车,向大巴山进发。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桐花遍山,列车穿行在苍山碧水间,时而钻洞,时而过桥,天上人间,一步一重天,大有“云在脚下飞,山在身后转”之感。

从紫阳站上来的该段党办小柳告诉记者,现在正是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检修时节,全段干部都下到各工点,段上贺书记和他只能在去巴山的路上陪陪,介绍一下情况,下午便要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干活。贺书记是位“老巴山”,1977年从陕北来到巴山工务指导区,是这里第一代的深山护路人。他说,这条线上所有车站都是依山而建,大多都是在桥上,巴山车站下的巴山工务指导区管辖的24.7公里线路,集中了襄渝线上的“六最”,海拔最高,隧道最长,坡度最大,桥梁最高,曲线半径最小,生活条件最苦。

说话间,列车驶进巴山站。这里哪像个车站哟!后边是深山,前面是峡谷,凌空四股道,一头在桥上,一头在洞中。下车后,手扶站边栏杆向下一望,让人头晕目眩。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