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16日
人物·读书
04

陶铸与大师陈寅恪

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我的心目中,对他有着更多的崇敬。解放后,他为吉林四平烈士纪念塔的题词:“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流红血亦香”,让我们从小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写的《松树的风格》、《革命的坚定性》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使我们见识了这位高级领导人的才华。而他对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尽心尽力的照顾,更令我们肃然起敬。没有这个“大保护伞”,目盲足膑的陈先生,可能难以生存,也难以完成他那辉煌的史学著作。

国宝级大师陈寅恪,蒋介石是深知他的价值的。1949年1月,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先生坚决不上蒋介石派来接他的飞机,毅然离开清华园南迁,落脚广州,入岭南大学任教授。后岭南大学并人中山大学,陈先生就一直住在中山大学康乐园寓所。解放后,陶铸同志先后任广东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与其他高级领导人不同的是,陶铸更清楚陈寅恪的价值。1956年,他亲自提议,将原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筹委会委员的陈寅恪,提为筹委会副主任,当时的筹委会主任是陶铸。他认为陈寅恪是“岭南学界最具代表性的精英”。在全国人民都饿肚皮的1961年,由于陶铸的直接关照,中山大学对陈寅恪的生活给以重点照顾,“鸡鱼等肴馔甚丰”。1961年,陶铸同志较早地提出要为被整风反右受伤害的知识分子“赔礼道歉”。陈寅恪因双目失明,居于家中讲学著述,没有“言论”,虽遭极“左”势力批判,但没被划为“右派”,可他那颗被深深伤害的心,已无法平复。1962年7月他在洗漱时突然滑倒,右腿股骨颈折断,这对72岁的老人是一场严重的灾难。他体质不好,不能手术,只好采取物理疗法,住院七个月并回到家中。从此,他只能长卧床上。需要站立时,在护理人员掺扶下只能单腿站立数分钟。广东省委特批3个护士一天24小时轮流在陈宅值班,护理照护老人的生活。一位大学教授能得到这般照顾,在那时的中国难有二例,这得益于陶铸的关怀。陈寅恪在病魔的折磨下,口述着著作。他唯一的娱乐就是听听京剧。陶铸得知后,明确指示中山大学要为陈寅恪弄一台好的收音机。学校工会借了一台收音机给陈,可收音机时好时坏,陶铸得知情况后很生气,说“学校不送我送!”1962年4月,陶铸参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见展览中有一台落地式收音、电唱两用机,指示有关人员买下,送给陈寅恪。为便于陈寅恪散步,在他家门前专门铺设一条白色水泥路。这样平静的生活,也只有4年。“文革”爆发,陈寅恪陷入灾难之中。

谁能想到,陶铸对陈寅恪的关照,换来的是造反派对陶铸“包庇反动学校权威”的“枪轰”,他们对陈寅恪撤下特护、断绝药物,抄家,批判、专政。1966年7月,陶铸调任中宣部长。1967年1月,陶铸被突然打倒,罪名是“中国最大的保皇派”,造反派逼迫陈寅恪交待与陶铸的“黑关系”,陈寅恪遭到残酷的迫害,于1969年10月7日晨含冤去世。同年,陶铸也被迫害致死。陶铸关心陈寅恪,绝非出于个人情感,表现的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