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感悟常香玉
□押根成
中州有玉常放香,此人就是常香玉。
初识堂香玉,我是不识汽车真面目的孩童;懵懂中觉得,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飞机的他(她)非常非常了不起!
再识常香玉,我是读书的学生;看了影片《花木兰》,记住了她“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唱词。
接识常香玉,我在第二故乡,知道上辈人口中流传着这样的话:“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又识常香玉,我成了铁路工人;通过电视画面,见了她的身姿,聆听了来自她心扉的“大快人心事……”
真识常香玉,我
已经是个一天看过两场电影《朝阳沟》的豫剧迷;在西铁文化宫,亲眼目睹到了舞台上的她,一曲《正月十五挂红灯》表演唱,连同她那轻捷的台步,喜悦的表情,高亢的声腔,圆润的噪音,清晰的唱词,久久留在了我和每位观众的心里。
详识常香玉,是拜读了传记文学《常香玉》,明白了“巩县有俩省主席(刘镇华、刘茂恩),不如一个常香玉”的事实来历;
细识常香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相关媒体上获悉她自筹资金20万元建立“香玉杯艺术奖”的良苦用心;跟着义演,为大兴安岭火灾捐款1万元的典型意义;
更识常香玉,是90年代,听说是75岁的她,把亲自登台义演来的6万余元,全部捐给“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以表达她对下岗职工的无限关爱之情,和浓浓的情,款款的谊;
深识常香玉,知道了2003年,她抱病捐出1万元工资,支援抗击非典的非凡意义!
终识常香玉,我已过天命;是用毕生精力用红(娘)、白(蛇传)、花(木兰)诠释真、善、美,用朝(阳沟)、人(欢马叫)、李(双双)演绎新生活,一生践行“戏比天大”原则的她,让英名常驻天地!
于是,我想,只有像常香玉那样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不追名者自有名,不钓誉者自有誉——香消玉陨后,其英名和精神则还活着——永远活着——活在人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