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17日
生活·百味
04

包裹

[西安] 千河

下午下班回家,小区门卫沙师傅打老远就喊叫说:“过来一下,有你的包裹单!”当时挺纳闷,年轻时在部队服役,时不时收到老家寄来的包裹,如今退伍已有二十多年了,有谁给我寄东西呢?放好自行车,走进值班室,拿起包裹单一看,是外县一个小镇叫牛栓牢的人寄来的。

我调动记忆神经,一阵搜索,反复筛选,但在认识的人群中并没有叫牛栓牢的,但在看了背面简短留言后,方想起了认识牛栓牢的短暂经过。

大约在一个半月前的午饭后,我去邮局取稿费,营业厅柜台前没有人,我便很快取出了90元。正欲转身离去,突然感到身后有人拽了我一下,回过头来一看,是个和我年龄相仿满脸胡子拉茬的人,他怀里还抱着一个约摸两岁的孩子。我疑惑地看着他,他眼神有点慌乱,低声下气地说:“老兄,麻烦您点事,行不?”我说:“有啥事?”这时他拉了一下我示意到门外说话。我跟他到了门口的人行道上,他便从裤兜里掏出身份证给我看,并说他是到城里给孙子看病的,取完药出来坐车到长途汽车站后发现钱包丢了。刚才想从邮局汇款处借点钱买回家的车票,但营业员告诉他这是公款,根本就不可能,正好看见我取钱,想借20元,并反复说:“您给我写下地址,回家后一定寄还”。

这时围上来几个在邮局门口收手机和小灵通的摊贩,他们虽未说话,但从眼神中明显地告诉我别相信,小心上当。而我呢,一时也没了主意,但望着那期盼且神情老实巴交的双眼,特别是拿着身份证的粗糙的手,我不禁动了怜悯之心,就从尚未装入衣兜的稿费中抽出了50元递了过去。他急忙说:“20元就够了,20元就够了”。而且一再坚持要我写下地址,否则就不要。我只好答应了他。

第二天下班时从邮局取回了包裹——一个沉沉的标准邮箱。回家后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三个塑料袋,一个里面是圆滚滚的花生米;一个里面是白白净净的芝麻;一个里面是黄澄澄的玉米糁儿。每样大约四五斤的样子,箱底还有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兄,这是乡下的东西,我们也吃不完,就给您寄点过来,让家里人尝个新鲜,那20元钱就不给您还了,过年时再给您寄点大枣、核桃仁什么的,千万别见笑啊。”

读着纸条上的话,望着茶几上的大包小包,老伴感慨地说:“和我下乡时太白山里的大叔大妈一个样的实在。”我说,这就是农村人难能可贵的性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