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2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论文制造悲剧 醒来吧,轿车梦 国有银行不能嫌贫爱富 太白山大爷海 名人读书诗 华山的“中华石” 读书是孤独的散步 书法 何妨架上药生尘 读浦熙修传记二种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华山的“中华石”

高潮

据清代大学者章太炎等知名先哲考证,“华夏”“中华”皆来源于“华山”。矗立在华山北峰“智取华山纪念亭”旁的中华石,因石上天然生成的“中国版图”而得名。这一大自然恩赐华山的无价之宝,更增添了华山作为“中华之根”的神秘特色。

据专家测定,“中华石”大约形成于白垩纪,距今已一亿三千多万年,石质为云母花岗岩。该石重达498公斤,高约70厘米,宽85厘米,形状为不规则侧卧的菱形。黑青色的横面上白色的雪鸡凸起,如浮雕而成的中国现行版图,与中国大陆地域奇迹般吻合。但见黑石底浮出白理石地图,东西长24厘米,南北宽22厘米,地形地貌酷似当今中国大陆版图,比如华北平原的位置平坦,四川盆地凹陷,云贵高原突现,辽东半岛伸展,渤海沿岸一湾,台湾岛隔海峡相望,新疆阿勒泰翘起一尖。更为奇妙的是在北京的方位上,自然镶嵌着一粒赭褐色杂石,标示出了红色首都这一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中华版图在华山石上雕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中华石于2002年5月20日在华山仙峪景区普查时被发现,当时工作人员就欣喜若狂,文史专家见了更是叹为观止。同年7月1日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给其命名为“江山永固中华石”,并在北峰修台座树基础,建成新的景点,供四海游人登山时“寻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