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8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顾准九十年祭:肋骨点燃的火把 林彪读什么书 《司马迁与史记》后记 书法·杜工部(甫)《咏怀古迹》五首 慢笔写好书 最后一位状元不降日 茹太素太直 昆仑关 挽空军烈士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司马迁与史记》后记

杨乾坤

去年盛夏时节,兴文兄打来电话,约我写一部关于司马迁的书,且催稿又急。我自知才浅力薄,恐难胜任,然而兄命难违,遂动手准备,夜以继日,热情如火。对《史记》通读、领会、研究、归纳:遂将其人物事件默识于心,揣摩史公的行文之法,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知其然又要知所以然,并将其分门别类,各行其道。与此同时,又接触了许多时贤与先贤研究《史记》的大著。笃学辨析又加审问,于当辨之处,辨而以求是;于疑惑之际,“昧昧我思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溯黄陵,探禹迹,理周秦,直入河山汉史村,见识了汉史村的博大精深。那是不“废天下之文”,“汉兴百年之间,天下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的所在。在那里,史公“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史公为谁,龙门司马迁也。“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后,他正承五百之运。因之在汉史村,先是见到了司马迁血泪凝成以舒愤懑的《报任安书》,最终见到了空前的历史巨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自然,在那里,也见到了几千年来人们的评述。郭沫若所题韩城司马迁太史祠的五言律诗,我窃爱其精绝,遂援引作了拙作各部分的大标题。梦中得而引之,亦奇。

此书在成书过程中,深得谭维德恩师的教诲。恩师学识宏博,识见卓越,多有超拔之论。惜乎我可得之而他人难知。兴文、天池、毓秦诸兄,玉成此书,着意甚殷,用力甚勤:选择书籍,提供资料,及时督促,切磋琢磨。得良师益友助之,我自然不敢懈怠。其间虽罹贱恙,又有他事,不得已焉,于时有所延搁,而心却未曾废离。

对于司马迁,我是高山仰止的,《史记》,《报任安书》,其文直,直摅血性为文章;其事核,敢布大信于天下;不虚美,不教沽名钓誉者欺世盗名;不隐恶,敢将最高统治者的恶行暴扬。故谓之实录。实录者,信史也。千秋太史公,才识令人膺服,遭遇令人悲愤,人格令人钦佩,精神令人敬仰。有感于此,遂不辞浅陋,作七绝三首于卷末。诗曰:

大任补天豪气纯,奇才旷世出龙门。

古今吞吐文章在,全史三千壮老根。

斧钺之惩痛孤愤,是非成败复谁论。

身残处秽见高蹈,事业名山有史门。

太史之身史记身,高山仰止壮人神。

我今忝作书一部,愿得方家教诲真。

2004年12月20日

(注:该书日前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