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大学不是衙门” 中山陵风雨七十六年记 殷鉴不远 纺羊毛女 抗战时期的陕西省图书馆 炎热好读书 武大郎卖的炊饼 启先生之启 君子王美生 马君武与张学良公案联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文化视野
03

马君武与张学良公案联

望坡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炮轰沈阳,随之张学良的东北军踉跄撤入关内,东北之地相继沦陷。国人皆罪张学良,殊不知张是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被迫而为之的。但在当时,国人并不知此情。于是外界盛传,日军在炮轰沈阳,杀我同胞时,张学良还在北平抱着胡蝶跳舞。1931年11月,时在上海的马君武激于义愤,未及辨别真伪,作《感时近作》两首以刺张学良,诗曰: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入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赵四”即赵四小姐赵一荻,“朱五”即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的女儿朱湄筠,她排行第五,后嫁与张学良好友朱秀峰。胡蝶系当时著名影星。

此诗发表,举国哗然,怒讨张学良的言论铺天盖地。但历史事实却不是这样。日军攻占沈阳之夜,身在北平的张学良同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等正在前门外的中和戏院,看梅兰芳演《宇宙锋》。并未有“朱五”,也未在舞场上,张也根本就不认识胡蝶,更无跳舞一事。所有这些,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学良及赵、朱三人均未置辩,倒是胡蝶于当年11月21日在《申报》刊登启事,言自己到北平五十余日,“未尝一涉舞场”。并自表白云:“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前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真狗彘不如者矣”。电影导演等亦再三为胡蝶辟谣。

这期间,张学良百口难辩,只好自称“不肖”,并撰自嘲联云:

两字听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虚名

此公案的当事者之一马君武(1881——1940)系国民党元老,广西人,曾留学日本、德国,是我国第一个得工科博士学位的著名学者,曾主政广西,后从事教育事业,担任过广西大学校长等职。他所作的上述两首诗,佳评如潮,可惜内容失真,冤枉了张学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