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05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医改失败原因何在 农民为什么舍不得病猪肉 谁在给平价设坎 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时事点评 鲁迅轶事三则 清凉世界 不敢胡说 抗战时期的宋家花园 齐白石五度走天涯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焦点话题·文化视野
02

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老柯·

“热岛效应”早非城市秘密。900多年前南宋大诗人陆游即曾感叹:“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那时的城市,还不懂得用钢筋水泥构建高楼大厦。城市路面呀,墙面呀抑或屋顶,也不知道用混凝土、沥青、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玻璃等建筑材料予以硬化处理。就是皇帝出巡,当地官员也不过是派人清水洒地,黄土铺路而已。饶是如此,城市“体温”已然高出城郊和乡村了。这种城乡温差对今天城市来说,自是更大了。那些水泥路面、柏油马路、玻璃幕墙以及钢筋水泥建筑物,虽说增加了城市的方便与美感,但因其建筑材料吸热快而散热慢,也就造成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金磊《中国城市安全警告》有一组数字: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水泥地面的温度则为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如是,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城市人,怎能不感到夏天越来越热呢。何况,滚滚人流,滚滚车流,以及从空调等电器排出的滚滚热量,也都在加剧着城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于环境和人体大为有害。缓解城市日益加剧的“热岛效应”除了尽可能减少排热量(如优先发展和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减少、限制私家车大量进城,以期控制城市“热源”和尾气污染),便是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向大自然靠拢。换言之,即用“绿岛”来拯救“热岛”。有关资料介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绿地才有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热岛面积可减少3/4;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热岛效应才能基本被控制。姑且不论目前国内城市绿化覆盖率少得可怜,单就时下一些城市的绿化过程而言,恐怕也是误区多多。一些专家对此亦不无微词。比如盲目照搬外国外地做法。前几年大连率先引进欧式大草坪,不仅提高了城市品位,亦颇使人眼睛一亮。于是乎,国内不少城市兴起草坪热。殊不知草坪虽美,却是“大肚皮”,每平米草坪“喝”一次水即需1.2吨。而时下国内城市多半缺水,也就难免形成市民与草坪争水喝的尴尬现象。就生态功能来说,树木亦优于草坪,有道是“一亩树,十亩草”嘛。用专家的话讲,树木的综合生态功能为单一草坪的10倍以上。而且,在吸附尘埃、吸收噪音、遮荫、防风、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降温等方面,树木比草坪更具有天生优势。难怪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就提出建设“森林型生态城”的口号了。

当然,如是说并非一概否定城市草坪的作用,而是意在强调城市绿化工作亦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忌盲目攀比,追求时髦或什么“形象工程”,抑或应付创卫验收,搞“速成绿地”甚至弄虚作假。如何实现层次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如形成乔木为主,灌木、草坪为辅的城市绿化格局),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恐怕最关键的,乃在于作为城市经营者,能否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并把“以人为本”的城市经营理念落到实处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