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社会都应关心困难群众过冬
近些天,一股强冷空气的侵袭,把整个大江南北都带进了冬天。媒体一条条新闻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大连自3日开始下起今冬以来第一场雪,至4日下午已连续降雪超过41个小时。
面对天寒地冻的天气,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因无钱住宿有暖气楼房和平房的平民百姓,他们该如何度过这难熬的冬日呢?那些正在沿街乞讨的流浪者,他们能抵御得住这寒气逼人的天气吗?还有那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从现实情况来看,情况并不让人乐观。11月27日上午9时20分,4名脸色灰白的青年被抬出北京市朝阳高西店村一平房。这4位刚找到厨师工作的河北青年,因为使用一个无烟筒的煤炉取暖,一夜之间全部失去生命。据统计,仅在去年,北京因使用煤炉取暖发生煤气中毒死亡事故46起,死亡69人;当大雪纷飞降落在寒冷的哈尔滨时,冰城的气温也随之降到了零下十几摄氏度。外来工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为冰城的建设辛勤劳作着。连日来,有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20余处工地,发现外来务工人员身着单衣,住在四面漏风的帐篷和简陋的工棚里。
对于城市市民而言,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这已使很多人对四季的变化渐趋淡忘,不再关注;而作为困难群众,他们却无法摆脱一个四季的交替,高温与严寒的侵袭。对他们来说,一年一度的寒冷冬天,简直是民生劫难,更是对个体生命的严峻考验。
那么,谁来关注这些困难群众的冷暖呢?在寒流横扫全国之际,中央政府高层领导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过冬问题,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眼下最为紧要的是,此项政策要尽快走出“中南海”,让各地方政府来落实这项民生问题。但是作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我们都应该关心这些困难群众,即便是一声简单的嘘寒问暖,因为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