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4日
头版
01

“膨化食品”金属铝严重超标

本报讯 12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部分膨化食品里金属铝严重超标,如果长期食用对人体有较大危害。这一报道是继苏丹红之后,食品安全领域的又一敏感话题。

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据了解,铝超标的产品包括虾条、芝士条、龙卷果和豌豆脆等市场上的主流膨化食品。走进西安各大超市,休闲食品中膨化食品应有尽有。在西安市和平门附近的家世界购物广场,前来购买零食的王小姐说,她也知道膨化食品铝超标,可她认为其对人体也许会有影响,但不会很大。

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法规处一工作人员说,我省膨化食品是不是铝超标,需要专业部门的鉴定。据了解,含铝膨松剂是造成膨化食品铝超标的主要根源,而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含铝膨松剂高出三至四倍。在利益驱动下,国内多数膨化剂食品企业都选择使用含铝膨松剂。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食品中铝的含量不超过每千克0.1克。而事实上一些膨化食品铝的含量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有的几乎是国家标准的9倍。据了解,食用铝超标的食品,铝会在人体内不断的积累,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严重者可能痴呆。研究表明铝超标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