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2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给您拜年 腊月风景线 年的幸福 新春联 酒联也醉人 欢欢喜喜过大年 春联溯源 大雪小雪又一年 节日的古城 灯火辉煌 游艺宫 篆刻 咏松 笑口常开 高原的冬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春联溯源

春节,是我国的农历年节,人人辞旧迎新,户户撰写春联,但春联起源知之甚少,常有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之事。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符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中云: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这便是我国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辞,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写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的人家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真实、幽默。经明太祖这一亲自动笔,推广提倡,此后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有春联,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姬有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