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01日
劳动保障
03

为了共同的心愿

对于陕飞技装公司的500余名干部、职工而言,今年这个春节过得特别令人难忘。期间,每天都有多达200名以上的干部、职工坚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心血和汗水刷新了一项项纪录。尽管他们错过了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他们的心里却是充实的、温暖的,因为那即将展翅蓝天的一架架飞机里,承载着他们太多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飞机零、部件生产“先头兵”,技装公司承担着某重点工程发房改装、运八F600型飞机、运九新型机等三种机型900余项新制工装生产任务。三种机型工装制造同步进行,周期异常紧张,人员、设备不足,协调问题多,种种因素给生产组织带来极大困难。

为此,技装公司每一名职工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他们暗下决心:即使再苦再累,即使赴汤蹈火,也要坚决完成生产任务!在日夜繁忙的生产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断上演:第三技术装备厂职工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大胆创新,采取用样板翻制过渡膜、再用过渡膜翻制样件的办法,组织职工先期投入某重点工程发房样件生产,工作量虽然大大增加,却为工装改装赢得了宝贵时间;胶砂木模班的几名职工连续五昼夜吃住在生产现场,实在困了,就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休息一会儿,眼睛熬红了,腿站麻木了,腰弯得直不起来了,他们也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戏称自己住进了“总统套间”;第一技术装备厂承担运八F600型飞机发房工装型架生产的牟文龙、朱金存、张泽旺等职工,针对该型架制造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天天加班至深夜,自打去年年底接到生产任务后,就很少回过家;马海波、胡春林、祖霞、任朝阳等职工,为突破型架装配这一制约生产的“瓶颈”,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连续奋战在生产线上,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刘建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