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陕西省总技术援助队支援东方汽轮机公司恢复重建纪实
(上接一版)主机一分厂也打来电话:“我们这里有一台齐二机的TK6920数控镗床正在安装床身,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精调床身平衡。”
“行,没问题,按你们的要求安排人员!”技术援助队立即对人员进行了调整,把援助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安排在德阳金工一分厂、主机一分厂和德阳中江县机修分厂设备维修基地。
8月31日下午,一个紧急求援的电话打到了技术援助队队长的手机上:“东电公司有一台沈阳液压机厂生产的数控液压设备急需维修,请协调给予支援!”“行,没问题,我安排好再给你回电话!”
9月1日上午一上班,两名技术援助队员就被东电公司的设备负责人带到了维修现场。认真检查确定故障原因后,队员们提出了修复建议。
东汽设在中江县的“设备修复中心”机修分厂,进进出出的载重卡车把从汉旺基地抢救出来的大型设备不断地运来,摆了一地。为了防止余震造成新的伤害,抢救出的设备都是按大部件拆解,电气线路都是用剪钢筋的剪钳剪断,固定床身的地脚螺丝是直接用氧气割断的,电气控制箱被砸得七扭八裂。
技术援助队员分为两个维修小组,对大型设备的床身、导轨、主轴箱、丝杠等进行拆解、清洗除锈修复,最后进行复原。
大家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和现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起。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完成拆解的部件,援助队员们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精心修复
在东汽德阳基地正在新建中的主机一分厂和金工分厂,严格说,这里还只能叫做工地。刚刚新建的车间连成一片,道路尚未平整完成。
为了实现年底生产能力恢复80%的目标,大批抢运出来的设备需要修理、安装、调试。人手紧缺,尤其缺乏维修技术人员,成为东汽面临的最大问题。
主机一分厂、金工二分厂是专门加工发电机组外壳及零部件的大件产品分厂,大型设备较多,设备基础较深,深坑作业,危险性较大。在主机一分厂的调试现场,2×12米的床身已经定位在刚刚打好的基础上,负责该项目的李善林、汪建军正等着技术救援队员的到来。
来自陕鼓集团的白德科、郭志伟立即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白德科今年55岁、郭志伟46岁,都是常年和大型机械设备打交道,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钳工技师。李善林介绍说:“精调要在一周内完成,安装立柱、主轴、电箱、电气、几何精调,10月1日前通电试加工。”
床身精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2×12米的床身精调难度更大。分段用螺丝连成整体后床身的平衡与精度,床身左右两边滑轨的平衡精度,每调整一个距离单位,都要做出标识,每完成一次精调要用十几个小时,队员们晚上常常加班到八九点钟。由于基础是新打的,凝固时间短,在加上窗口太阳的暴晒,过一晚上床身又变形了。因此,第二天还得继续精调,要如此反复好几遍才能达到要求。
在金工分厂,来自陕压和西仪公司的魏江峰、朱汉博、刘维平和吕文秦,在TK6513/16×14数控刨台卧式铣镗床旁,对照图纸连接核对了电气线路,由于缺少维修部件,液压系统暂时无法维修。
在等配件的几天里,他们听说武重公司的几台车床有问题,就立即赶过去,下到机坑进行检查、调试,直到液压压力恢复正常。等他们出来时,脸上已是粘满了油泥,汗水浸湿了工作服。
短短的半个月,陕西省总工会技术援助队对东汽公司主机分厂、金工分厂和机修分厂等单位的9台设备的大部件,进行了修复装配、精度调整、调试修复。 (杨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