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资集体协商应让企业和职工共同受益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抓手,是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科学发展重要内容,推进中需要企业积极响应、职工广泛参与。但实践中由于部分企业经营者及职工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只是简单地增加职工工资,增加企业负担,对协商工作持抵触、懈怠态度,导致大量非公小企业、超市、餐饮、商业、服务业及经营状况困难的企业未建立集体协商机制,成为推进“两个普遍”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是形成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的局面。辨证地分析,在当前物价水平上涨较快,一线职工工资收入整体水平偏低的大环境下,职工要求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合理提高工资收入本无可厚非。但因通胀压力尤其是原材料上涨,国家宏观政策趋紧,银根紧缩、企业融资难等因素使一些企业的发展出现困境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作为集体协商主体之一的工会组织只有使工资集体协商成为企业行政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职工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的发展目标,双方相互沟通,建立互信,凝聚发展合力的平台,才能消除企业行政方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只是增加企业成本的顾虑,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程。
破除行政方顾虑,客观上需要各级工会将协商工资与协商企业发展相结合,既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职工是企业的根本,随着企业发展,合理给职工增加工资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也要引导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建立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点上,树立起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刻,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是共同的历史使命的观念。在调研工资集体协商方案中,发动职工集思广益,谋划方略,强化措施,齐心协力促发展,奠定职工增收的物质基础;在酝酿工资集体协议的过程中,广泛发动职工出主意、想办法,提合理化建议,制订技术创新方案,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职工增收创造条件;履行工资集体协议过程中,将节能减排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确保职工收入增长的重要内容,让节约每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升油成为职工自觉行动,在促进降耗增效中赢得职工利益。
(陈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