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做饭的老李
·许岗 王丰·
“您,想不想再回工地做饭?”在同事的儿子婚礼上,偶遇阔别已久的厨师老李,回味他做的美味菜肴就随口问他。
“当然想喽,哪个不想回去!”病休中的老李,依然乐呵呵的,“想归想,可惜这身体不争气!”
个头不高,体型偏胖,五十开外的云南籍厨师李洪武,30多年来总是习惯站在工地食堂的火炉旁,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额头的汗水,看着面前香气扑鼻的菜肴,欣慰地笑着。
从部队当兵拿起菜刀,一干就是34个春夏秋冬。“炒菜做饭,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在这三尺灶台,照样能干出成绩。”脱下军装的李洪武,军人作风一点没有变。青海的冬天异常寒冷,他端着盆子接水洗菜,双手放进冰冷刺骨的凉水,浑身不由的颤抖。那时候,没有太阳能热水器,也没有橡胶手套,能抵抗那刺骨冰凉的只有意志力。时间长了,他右手中指关节变大且无法伸直。医生告诉他:长期在凉水中浸泡,落下了病根,无法治愈。他看着自己的手掌,笑一笑说:“能拿的起菜刀就行!”
每逢新项目上场,大家都争着抢着要他。广东清远107国道工地,夏天酷热难耐。用牛毛毡搭建的厨房,中午做饭时室温高达50℃。他的背心已经湿透,紧紧的贴在身上,从灶膛里不断喷出的火苗还在无情的升温。倒油、下菜、翻炒、加调料、盛菜……专心致志,似乎并没感觉很热。当大家从工地回来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午饭时,他却坐在自来水龙头下,闭着眼睛赤裸着上身,享受着被凉水冲击的惬意。
1999年9月15日,他正在湘耒高速公路项目部食堂做饭,突然感觉喘不上气,浑身发抖。同事送他到医院,经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劝告他:“不宜再劳累。”同事对他说:“老李啊,生病了就休息,这么拼命干啥?”他笑着说:“在医院那一个月把老子都快憋死了,不炒菜心里发慌啊。再说,你们不是喜欢吃我做的饭嘛。”
在运宝高速公路项目部食堂工作时,有一次他让办公室人员和他去菜市场买菜,他转悠来转悠去却没见买。同行的人员不解的问他为什么?他说:“最近菜市场总是这些菜,上次买的是白菜、芹菜、萝卜、土豆、茄子,这次来还是这些,大家会吃烦的。”同行的人员笑着说:“这季节就这些菜,你想买什么?”他索性一扭头说:“走,去其他地方再看看。”菜市场的菜商们知道,他买菜最爱挑三拣四,最费时间。菜商的嘴巴也不饶人:“又不是给你家买菜,那么挑剔!”他板着脸说:“菜价大家都一样,你不卖我还不买呢!”无论是买菜、做饭,他总是力求精益求精,有时候,因为季节性蔬菜品种的局限,他尽可能多做点花样,多变化口味。有人在一旁打趣:“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爱爱耍花样?”他白人一眼:“懂什么?做饭这学问可多着呢,我不会做的菜比我会做的菜多着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上5点半,大家还在熟睡,项目部食堂的灯已经亮了,老李熟练的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中午1点半,大家正在午休,他又拿着拖把,把操作间、餐厅、储藏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有时晚上八九点钟了,他还在储藏室整理着下午买回来的蔬菜和肉食品。熟悉他的人,总是赞扬他干净、卫生。他总笑着反讥:“自己的卫生都搞不好,怎么能搞好食堂饭菜?邋里邋遢的,谁敢吃你做的饭啊?”
在炊事员的岗位上干了34年,回家过年仅仅12次,请假不超过20次。他的老大和老二出生的时候,他没有回去。他说:“老家交通很不方便,回去一次单程就要五六天。再说了,老婆生孩子我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啊?我只会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