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的优化劳动组合
孙居山
所谓全员优化劳动组合,实际上就是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优胜劣汰实行“将点兵”、“兵点将”的双向选择,从做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抓起,整顿劳动组织、修订劳动定额、精简科室机构。实行定编定员,使劳动组织科学化,劳动定额先进合理化,办事机构精简效能。这样不仅为劳动者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工作量满负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员优化劳动组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职工当做被组合的对象,而是要把每个职工当做企业具有活力的细胞,实行民主管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实行全员优化劳动组合的基础与保证。在全员优化劳动组合中,结合行业特点,层层选员组合,充分体现择优、公平、机会均等的原则,坚持动态化、长期化、制度化,不搞“一次组合定终身”,而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被组合的职工都与企业签订岗位目标责任合同,通过定期考核、群众评议,对在岗人员进行择优汰劣,始终保持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这样有利于把全员劳动组合引入竞争机制,会使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和对“铁饭碗”观念的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漠以致消除。
实行全员优化劳动组合,一妥善安排富余人员,是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也是“大锅坂”能否革除的关键。优化劳动组合,优胜劣汰,势必产生一些富余人员,但在社会劳动力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配套改革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富余人员绝大多数还必须由企业内部消化。其主要办法:第一,集中培训精简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和技术素质,对表现好经考核合格的可根据需要组合上岗。第二,兴办第三产业,鼓励富余人员开办多种经济实体,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但创办的经济实体要坚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第三,要坚持治懒不治老的原则。对因年老和疾病不能坚持原来工作又未到退休年龄的,可试行“厂内退休”办法,待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再办退休手续。第四,成立厂内劳务市场,对企业消化有困难的富余人员,全部进入劳务市场,可随时替补在岗缺员,还可组织他们到社会上从事一些临时性工作。第五,停薪留职或自谋出路,允许富余人员辞职自谋职业。
(作者单位,陕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