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3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蓝天铺路人 班组长的权威哪里来 班组生活 好班长——刘虹 奖金分配好 大伙热情高 我有个好徒弟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蓝天铺路人

5702厂外排室共有9人。他们担负着航空发动机修理的技术服务工作。常年奔波在海南至内蒙,东海岸到新疆的137个机场、厂所,年人均在外工作200余天,被誉为“蓝天铺路人”。

严寒无所惧

一个春节前夕,外排工程师王景华到位于牡丹江的海浪机场排除火焰筒故障。当时,正值北国三九,千里冰雪。他在地勤人员的配合下,在半露天场地开始了紧张的检修工作。机场上北风夹着雪花,但为了工作方便,他脱下了棉衣。他眉梢上挂满霜,浑身冻麻木了,小手指也被沾掉了一块皮,鲜血直流。他咬紧牙,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连续5天排除7台发动机故障。当最后一台试车正常,飞行员翘起大拇指时,强壮的王景华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上,在场的人不禁潸然泪下。可他在医院一醒来,就起身要走,谁劝也没用,他说:还有任务等着我。

酷暑只等闲

去年6月下旬,技师王治国和一名修理工搭上了去南昌的火车。他们耐着车厢里39度的高温,长途奔波30多个小时。下车后顾不上休息,就赶到机场,观察发动机工作状态,分析故障原因。把部件拆下来又装上去,一遍又一遍。天空骄阳似火,地面蒸热难熬,可他俩谁也没停手。任务完成后,他俩又转战安庆、九江、上海、宁波等地。连续工作使王治国患了一身过敏性泡疹,两腿晒起片片红斑,疼痒难忍。20多天里,他二人吃不好,睡不好,忍着酷暑,圆满完成了任务。

行动不偏“航”

他们常年在外,也经常能碰上不三不四的人。一次,室里一位同志在长春刚下火车,一风流女子拍着他的肩膀说:“是初次来吧,我陪你玩两天,有吃有喝不要怕。”回答很干脆:“去,我没兴趣。”还有一次,技师李玉坤在西安某旅社乘凉,一中年女人走来对他说:人家要50,我只要20就行了。李玉坤说:“这买卖咱没做过。”

这几年饭菜价格高,别人外出喝高橙、吃海味,他们外出是大饼夹咸菜。有的人劝他们从沿海开放城市过来,捣点外烟和电子表。他们回答得好:咱是为部队服务的。为个人谋利就偏“航”了。

(刘德文 高陆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