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门口的菜市 图片新闻 不准何如严惩 女儿 咸亨酒店的魅力 图片新闻 迷宫 谁说我一无所有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老婆“下河”也风流 七律有感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门口的菜市

朱龙姣

门口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菜市,是工厂的一处风景。

这些年,工厂的效益颇好,职工收入渐丰,门口的菜市成了职工生活的晴雨表。厂里升一级工资,这里的菜贩就扩大固定一批,价格也跟着贵上一筹。随着卖主越来越多,菜市规模亦越衍越大,慢慢地买卖阵线也乱了,品种也杂了。卖主变成买主,买主又是卖主,以市易市,玩的就是倒腾。只有一抑一扬,一买一卖才能获得大利润。菜市也不光卖鸡鸭鱼肉,白菜萝卜,沙发家具也卖得,服装瓷器也卖得。弹网套的,修皮鞋的,打把式卖艺,爆米花儿的,来了个综艺大观。到了这个火候儿,市场就如同了战场,经济杠杆作崇,同行便成了冤家。有时惹得厂公安科不得不出面干预。

中午职工一下班,菜市的红火劲就到了高潮。因为时间紧,个个显得争先恐后。卖豆腐的是一刀切,卖豆芽的一兜拎,卖小葱香菜的是一把抓,为的是个便捷。卖富贵菜的则不然,锱铢必较。他们深谙职工心理,你没功夫讨价还价,他就乘机宰你一刀;你争取的是时间,他获得的是利润。因此,这类人多是一副钟馗面孔,出语铿锵,绝不杀价。于是,厂食堂推出的五香麻辣牛肉就特别受职工青睐。这个说,到底是买自个的“国货”放心;那个道,本厂的快刀,宰自家人想必不馋火。份量多少无所谓,心理个个健康,遂购买者如云集,钱在头顶舞,货从腰间走,人涌成疙瘩,宛如人人垂涎雀跃欲购的腱核儿肉,瓷得分不开。

到了下午,菜市也成了西下夕阳。菜也蔫了,人也蔫了,贵贱皆卖,各有所图。走到摊位前,但见卖主个个软语温馨,你若犹豫,他就使劲给你压价,殷勤之态,为上午、中午所鲜见。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最晚出现在菜市上的,是办公大楼的干部。这些人穿得干干净净,说话斯斯文文,在厂里精明睿智,到菜市却象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满脑袋的聪明,全留在了工厂的蓝图里。因为要遵守劳动纪律,下班号吹了才开始收拾锁抽屉,等到了菜市准备侍候肚子时,买馍馍没有,买菜菜不鲜,索性一跺脚,回家吃油泼捞面条去了。久而久之,南方籍干部再不想吃大米,北方籍干部也不幻想尝尝海鲜,两碗捞面条下肚,无论夜里加班熬到几点,从没闹过饥荒。

市场在扩大,商品经济使精明的商人三下五除二就能算出你每月的收入,然后调兵遣将用来消化你的积蓄。这样,市场行情就颇像我们工厂的r射线探伤仪,游标千分尺等精密仪器,丝缕误差,皆在人的股掌之内。让人不得不佩服商人的聪敏。

人怕出名,市场也怕出名。这几年,工厂门口的菜市,像一颗引凤栖凰的梧桐树,备受商贾垂青。啤酒厂整车地往菜市卸啤酒;食品厂整箱批发饼干、冰狗,仿佛这里一下子成了一个囊括万象,吞吐万物的大海港。眼看着肥水一股股奔泻外流,职工家属也有奋勇护堤者。于是退休工人、职工家属在大门口也摆出了货摊。搞得最大的当数一家崔姓职工,冬卖苹果夏卖瓜,零售又批发。家里有的是人手,地里有的是货源,向人们展示当今农村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崔家苹果、西瓜果然有特色,西瓜皮薄瓤沙,苹果肉细水大。这不,迎面碰上买了苹果的熟人,见我硬塞了两个,我顾不上洗濯,美美地啃上一口,立刻便觉得生津,沁了心脾;且越嚼香味越浓,甜味越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