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经济的问题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
厉以宁说“自行车原理”
长期以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怎样看待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对此,厉以宁坚持一个原则:中国的问题,只有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解决。
厉以宁把此形象地比喻为“自行车原理”——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行,才能保持稳定。若速度突然放慢或戛然而止,肯定会摔倒。同理,厉以宁认为,解脱企业当前困境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并使他们不断发展之上。
当前不少国有企业日子难过,厉以宁指出其原因并非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经营或自身产品质量所造成,更多的原因在于,企业包袱过大,流动资金不足,三角债缠身。
因此,厉以宁认为,金融的紧缩要有度。当前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压缩通货膨胀,然而,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增大作为紧缩的代价,代价是否太大?厉以宁说,如果大中型企业由于资金紧缺、“三角债”而使效益发挥不出来,甚至垮掉,将会给国家,给改革造成更大的损失。
据此,厉以宁进一步指出:任何时候,宏观调控手段都是必要的。但这种调控应当是经济的而非行政的;调控力度和时间长短都要适当;调控方向要有紧有松。厉以宁有信心地说,只要经济发展,中国就有希望。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