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大宇实业
□袁泊
1967年3月22日,在汉城忠武路入口的东西图书大厦3楼,一块象笔记本大小的“大宇实业”的招牌,挂在一间只有6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门口。谁能想到这个只有5名员工的小公司今天已成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29家企业、75000名员工和400多亿美元的资产。
在大宇实业成立的当年,一个半月后,就有第一船货装船到新加坡,到年底就外销58万美元;第二年,在打入印尼市场的同时,又把目标放在了美国。恰在这时,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一种新纺织品——缧萦丝。这种缧萦丝只要稍微加工,就可制作出比尼龙、化纤更为柔软的布料。大宇实业立即与三菱公司签下独家销售合同,买下了三菱生产的全部缧萦丝,然后在韩国加工成布料,制成衬衫,销往美国。产品一进入美国市场,立即受到欢迎,连续三年,每年都赚600万美元以上。
1971年,美国准备对纺织品进口实行配额制度,在其他同行业仍然抱着观望态度时,大宇实业已开始部署,抓好当年的外销实绩。果然,1971年的实绩确保了大宇第二年的配额,在以后的几年中拥有的配额,每年都在100亿韩元以上,为大宇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有人说:大宇实业是美国采取配额制度造就的唯一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