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
——记宝鸡纺织机械厂厂长高金星
□杜聿鸿
宝鸡纺织机械厂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走出了困境,1988年到1993年的6年中,实现净利润111万元,成为国内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纺织并条机企业效益较好的厂家之一。最近,笔者访问了该厂厂长高金星。
现有500余名职工的宝鸡纺织机械厂,是宝鸡县属国营企业,该厂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生产纺织机械。到80年代中期,由于受产品结构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的影响,企业连续多年处于微利经营的状态,1984年还曾明亏6万元,1987年累计潜亏达40多万元。
针对老产品不能适销对路的问题,从1987年7月开始,他们突出重点,在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上狠下功夫。先是根据国内外纺织机械的技改新趋势,研制出了市场需求的FA303型并条机,并很快促其形成批量生产。结果,第二年就摘掉了潜亏的帽子,实现利润7.5万元,1989年利润高达53.6万元,而且该厂产品首次打入国际市场。他们抓住产品幅射力明显增强的有利时机,1991年,又开发研制出技术性能更为先进的FA305B型高速并条机。这两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至今畅销不衰。
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去年,他们又研制开发出集车削、钻铣和螺纹切削为一体的QW400多功能机床。该产品广泛适用于各种小型企业对机械零件及工艺品的加工。今年7月,这一小巧精干的万能工具车床,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机械博览会一问世,就受到了众多客商和用户的青睐,纷纷要求订货。天津机械进出口公司和中国机床进出口总公司西安分公司,还要求担任国外销售这一产品的总代理,愿包销下半年的全部产品。据统计,今年1到7月份,这个厂已经实现工业总产值516万元,利税总额34.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和83.8%。
高厂长告诉笔者,目前他最乐观的是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形势看好。但是,他也有头疼的事,那就是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问题。经过近几年抓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职工普遍理解了企业进入市场的艰辛,明确了职工应有的形象;而且经过多年的岗位技术培训,并聘请技术人员到关键性的岗位上,使企业整体技术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没有一支过得硬的技术队伍,研制、开发、生产新产品是不可能迈出更大步伐的,企业也是不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所以,他们最近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了13名技术拔尖人才,下一批招聘计划也已经大体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