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爱情
文/雷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远嫁美国的意大利女子弗朗西斯卡在麦迪逊郡农场过着平淡的生活,这让原本对婚姻充满浪漫幻想的她深感寂寞;摄影记者罗伯托·金凯婚姻破裂后寄情于大自然。他在拍摄廊桥时邂逅开朗真诚、富于激情的弗朗西斯卡,俩人一见钟情,心灵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在弗家人外出的四天里,两人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也终生难忘的浪漫时光,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归宿。可当罗伯托要求弗朗西斯卡跟随他而去时,弗朗西斯卡为了家庭的幸福安宁,为了对家人生活负责而拒绝了。她独自咽下了舍弃爱情的苦果。罗伯托被弗朗西斯卡无私的责任感深深触动了,感动之余留下了自己对弗朗西斯卡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永久的忠贞。这,就是风靡一时的美国畅销小说《廊桥遗梦》所讲述的一个动人而感伤的爱情故事。
据说,看过这部小说或电影的70%的中年妇女都流泪了。这泪,是被主人公的真挚爱情所感动,还是为主人公的悲剧而伤心?是有感于生活中的种种遗憾,还是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一痛点?也许,都有。人们总是借助一种震动,去反思生活的内涵,重新认识和组织生活。《廊桥遗梦》作为一部中篇小说,不能指望它揭示更多的人生哲理。然而在这泪水中,却让许多中年妇女在审视自己的婚姻生活时,突然之间感觉到缺少了什么?
这,就是爱情。
许多女人为《廊桥遗梦》泪水涟涟,倒不是也想找个第三者,更不是怨恨丈夫不是罗伯托那样完美的男人,而是迷惑地想,我当初美梦般的少女情怀,是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了呢?我为什么时时感到情感上的彷徨,精神上的空虚,丈夫却不能象罗伯托那样可以让我长久地倾诉心声?我除了与丈夫在生活上的合作互助,为什么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呢?这就是当今许多婚姻生活的现实。
也许现实中,美好的永远是无法实现的梦。《廊桥遗梦》描写的美好情调,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像雨过天晴后的七色彩虹,可望而不可及。但通过一个虚拟的理想模式,让许多人感动之余在内心重新唤起对爱情的渴求。认识到在现实婚姻中,应追回那被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所排斥了的永恒的主题——爱情。
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已将爱情遗忘。爱情,这个神圣的字眼已被物化。但是,人们没有觉察到,缺乏爱情的夫妻生活,注定不会幸福,因为在夫妻双方的内心,已缺乏产生真爱的基础,只是一种合作式的生活,永远没有鲜花和情话。在这里向现代的男人忠告一句,女人有时并不需要多么丰厚的物质享受,她们更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像罗伯托那样善解人意。一个表示爱的举动,一句不经意的称赞,有时就可以让她们感动一生。但可悲的是,现代的男人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整天只陷于忙碌的权力、金钱、地位的追逐中,而忽略了对妻子精神上的关怀。他们没有想到,经济上的丰足却极易使精神产生空虚,而精神上的空虚与渴求正是许多婚外恋产生的根本原因。女人如此,男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