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12日
生活广场
06

暑天聊扇

文/晓晨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不同的是古时的扇子是“仪仗扇”,是由侍者所执,为帝王障风遮日所用,多为羽毛制成,主要作为装饰品。扇子发展到三国时期,已成为人们手上扇风、掸蝇、障日、蔽尘的实用品。除了以上这些用途外,在士大夫手中还是一种装饰和玩物。汉末三国时期,凡风流雅士,手中几乎都要持把扇,轻摇羽扇,清谈助兴,以示风流儒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生动地再现了江东周郎的风度。蜀国著名军事家孔明更是儒将楷模,羽扇是从不离手的,独特地运用手中的小小羽扇来指挥千军万马,赢得“万古云霄一羽毛”的美誉。唐时的扇子开始向精美考究发展,盛行白罗素娟碧纱制作的团扇、六角扇,扇面绣有山水、花卉、仕女人物。同时与扇子有关的诗词也多起来。如唐王建的《调笑令》中有“团扇,团扇,美人用来遮面”的诗句,唐刘禹锡咏扇诗云:“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我国扇子的种类很多,各地区都有不少传统的名特品种,如竹扇、潮州扇、四川青纸扇、蒲葵扇等。其中使用最广是折扇。折扇的用料、制作颇有讲究。扇骨除了素竹外尚有象牙、乌木、紫檀、紫香木、玳瑁、斑竹、梅花竹、湘妃竹、漆竹等。扇骨上的镌刻艺术更是我国手工艺的一绝。图案丰富,雕镂精美,章彩匀整,有阴刻、阳刻和阴阳合刻、平刻等多种名目。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更是多见。故宫珍藏的300多柄珍品中,“诸名家之墨妙脍炙人口者,约备于此。画则气韵天成,六法皆具,书则工垆并运……”一把好的扇子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亚于甲骨金石。

在各式各样现代化电风扇、空调设备风涌的今天,古老的扇子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然给我们带来清凉和回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