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
〇TC药品消费蔚然成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大病去医院,小病进药店”的观念逐渐为患者认识并被广泛接受。这主要是由于去医院看病手续繁琐、耗时,令许多处于快生活节奏的患者望而却步。并且,从药品价格看,从医院购药普遍高于药店。对于一些头痛感冒类的小病,许多患者便选择去药店购药。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购药已从医院分流到药店。国际上,将这一药品消费方式,称之为OTC消费。
什么是OTC药品?世界专卖药品生产者协会为OTC药品所下的定义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药(即OTC药品或专卖品),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前不久,北京某调查公司对中国若干典型城市的千余名公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对OTC药概念一无所知,认知率仅为百分之
OTC药品市场不同于医院在于:前者以消费者为中心,后者则以医生为中心。在美国,当人们健康出现问题时,用OTC药品治疗要比找医生治疗者多四倍。在韩国,百分之六十三的人有了小毛病是在药房经过咨询后购买OTC药品得到治疗的。有了小毛病是否看医生随各国的社会福利体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英国实行国家保健服务体制,美国则是医疗保险和医药补助制度,所以更多的美国人通过服用OTC药品来处理常见病。在中国由于保健意识的相对落后,自我药疗不象西方国家那么普遍〇TC药品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
OTC制度的实施,将使大量用于治疗常见轻浅疾病的非处方药物更多地通过零售渠道进入患者手中,实现药品与患者直接见面。同时,患者可以从药店获得药品性能、适应范围、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的咨询。毫无疑问,OTC制度的推行将大大促进医药零售的增长。
OTC药品消费的推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也对卫生、医药行业提出了高要求。卫生部门如果从经济效益出发,则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吸引患者在医院购药,而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医药零售行业则要从经营品种、服务内涵、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着手,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切实采取OTC药品管理制度,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
据有关部门透露,我国政府在“九五”期间将加快OTC制度的推行。目前,与OTC管理相关的法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一九九七年,必将是OTC药品走俏的关键一年,是OTC管理制度实施的重点年。
(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