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话说手杖
文/清江
手杖亦称拐棍,是许多老年人出门的随身之物。对老年人来说,它具有稳步健身,益寿延年的作用。
手杖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礼记》中就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之说。古今手杖名目繁多,且有时代烙印,如“龙凤杖”,旧时此杖分“龙头杖”和“凤头杖”两种,分别因杖上端雕刻有“龙头”和“凤头”而得名,多为名门贵族、皇亲国戚的老者携持。其中男老者持“龙头杖”,女老者持“凤头杖”,此两种杖一般高于人头50—60厘米,外观富豪、气派。’“鸠杖”,据《续汉书·礼仪表》记载:汉朝对70岁以上的“古稀”老人都要授之以“玉杖”,玉杖”上端以“鸠”为饰:当时的法令还规定,凡持有“鸠杖”的老人,可以出入官府,并受到尊重,传说鸠是不“噎”之鸟。刻鸠于杖,是提醒老人进食防“噎”。“斑竹杖”,唐代诗人刘禹锡尤爱“斑竹杖”。还有一种叫 “藜杖”(拐子杖),对“藜杖”,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悠悠策藜杖”;杜甫也有诗曰:“明日看云还杖藜”。“藜”为一种老茎紧实的植物,通体扭曲,故又称“拐子杖”。据《五代史》记载:王俊奉表于契丹,契丹主便回赠王俊木杖一根。后来,“拐杖”就成了“杖”的通称。
现代科技手段使手杖不断更新换代,诸如保暖手杖,救生手杖,报警手杖,照相手杖,时钟手杖,钓竿手杖,椅座手杖,雨伞手杖以及照明手杖等等,林林总总、无奇不有。据悉,近几年来,全国约有5万多人先后钟情于手杖的收藏;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还成立了“中国手杖收藏研究协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