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置业投资:天上不会掉馅饼
文/沈小玲
在保险公司的王先生正为手里的几万元余钱如何投资而绞尽脑汁之时,媒体上连续播发的置业广告引起了王先生的注意:投资几万元,便可成为业主,且免经营、可转让……款款令人心动,特别是年获红利20%的承诺更是令王先生心跳。于是,王先生毫不犹豫地拨通了联系电话……
当利率的寒暑表不断下行,股市的海洋波涛汹涌,易沉难浮,又没有更多的投资行当令人们选择时,不动产投资无疑成为一个新的投资亮点。更何况,发展商们在“广而告之”时都信誓旦旦:合法权益有保证!因而,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当王先生们紧紧捂着自己鼓涨或并不鼓涨的腰包,兴致勃勃的考察了几处投资项目后,不免生出疑心种种。原来所谓的置业投资(工薪阶层能够接受的一种),其实是将未投入使用的零售商场划分出若干小块,以每平方米一万元出头的价格推售;三年内由发展商委托经营商经营,每年红利可达18——20%。从表面看,投资回报是非常诱人的。而事实上,在零售业并不十分景气的西安,除了极少数商品品种外,根本难以达到20%的红利,也就是说,发展商们、经营商们即使“不吃不喝”、“不截留”,也难以兑现20%的利润回报。那么,20%的红利承诺是怎样测算而来的?而且,合约条款为了让投资者“买”得放心,承诺到时若不能兑现20%,将追究违约责任。这个违约责任怎么个追究法,若到时商场无法兑现,投资者即使将五平方米(五万元所购)里的货全搬回家,也未必能值六万元(加上一年的20%红利)。
耐人寻味的是:当王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对某置业公司的销售背景了解之后,为进一步查知销售中的“猫腻”,他明知故问售业先生这家置业公司总部是否在北京时,急于完成售业任务的年轻先生居然没有一丝犹豫地中了王先生的“圈套”。王先生当机立断全盘否定了销售商的种种承诺,将五万元重新存入了银行。
据了解:在深圳、上海,置业投资已渐趋风行。在投资渠道看似不少,然工薪族所能打理的并不很多的背景下,置业投资无疑是“坐享其成”的最好选择。然而,如果一些发展商们利用人们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而许以种种诱人回报以吸引他们手里的余钱时,目的却并不一定能达到。
至少,对“坐享其成”中“成”的底究竟怎样,应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本来,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将风险和收益都告知投资者,也许比天上掉下个馅饼的“坐享其成”更可信。
而作为投资者,在打算将您腰包里的钱生出最大效益时,一定要对投资项目作深入细致地调查与评估,特别是在签合约时,一定要精明仔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美国人签合同,有的能多达几百条),将风险化解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