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洒中原铸丰碑
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京广线安阳至郑州段电气化铁路自去年年初建成通车以来,各项电气设备运行良好,实现了安全运营一周年,创全路新线电气化安全运营最好成绩。喜讯传来,承建这项施工任务的西安铁路工程总公司干部职工喜笑颜开,尽情的分享着胜利的果实。
果实是甜蜜的,但孕育果实却历尽了艰辛困苦。1993年安郑电气化铁路开工,西安铁路工程总公司西安电气化工程公司千余名职工承建了安阳至黄河南岸全长167公里的电气化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和车站电力工程,这些都是创优的关键工程,其设计之新、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建设者迎难而上,从公司到各队,从各队到班组层层召开“诸葛亮”会,围绕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质量内控标准,上级规定的工程验交优良率为80%,他们却内定为100%。
“是样板就要干出样子来”!铁道部青年建设功臣、三队队长刘光身体力行,白天带领职工立杆、架线,晚上组织大伙学技术,干啥学啥,强化培训。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为创样板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们自觉地把商战中精美的产品包装引入电气化施工。铁路基础面通常为圆型,隐患多,他们自找苦吃,多方拜师求艺,将其改为菱型,在基础的四边刷上二指宽的白漆,造型美观大方,使长期以来基础帽积水防锈的难题得到了解决。电气化公司副经理白胜利要求在全线推广这种新工艺。严格的质量管理加上电化人的创优意识,必将带来高标准的工程质量。郑州铁路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安郑线质量上台阶进行检查时,294个点和有关资料,质量全部达到了上台阶标准。
金秋季节,西安工程总公司主人翁样板工程现场会在武陟站场召开。总公司抓住时机,乘势而上,要求以武陟电化接触网工程为样板,带动全线创优。各路大军立即行动,积极探索从严要求与科学手段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安郑创下了中国电气化铁路史上的三个第一。一是攻克在桥墩弧线上钻孔安装铁塔等技术难题,高质量地建成了郑州黄河大桥电气化工程,使这座全长2.9公里的双线铁路大桥成为我国目前实现电气化铁路最长的大桥;二是经过多次现场测算,在郑州铁路局与北京铁路局交接口的安阳直通场成功地悬挂了一组全长94.48米的电气化接触网软横跨,这组软横跨跨越17股道,是我国电气化铁路中最长的一组;三是成功地进行了承力索和导线超拉试验,在国内首次采用接触网整体吊弦安装新技术,为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辛勤的耕耘,必将带来丰硕的成果。武陟车站、新乡北至卫辉区段电气化接触网、淇县牵引变电所被郑州铁路局树为在建样板工程。新乡南场电气化接触网被郑州电气化指挥部评为优质在建样板。
四年鏖战,西安工程总公司参战的3000多名职工呕心沥血,在京广线上树起了质量的丰碑,把创建中国一流电气化铁路的梦想在安郑电气化铁路建设中变为现实。本报通讯员倪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