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散文)
文/叶柏成
在我居住的那座山城,至今还保留下一条小巷。
小巷很短,有七八十米长,宽不足五米,高丈许。墙壁是淡黄色的泥坯,已经斑驳,将里面四四方方的石砖时隐时现出部分轮廓。灰灰的砖石上爬着稀疏的苔藓,石隙中有长发似的杂草随着季节的变换由黄转绿。
抚摸着这破破烂烂的墙壁,让人想起岁月的雪霜在小巷走过的痕迹,小巷中曾经演绎的一个个故事该是可歌可泣的吧!
日月的光轮转了多少春秋?古朴的街道已消失去旧的踪迹。光滑宽敞的大街两旁,高楼大厦林立左右,涌动的人流,穿梭的车辆,使山城喜庆祥和。五彩的灯火;七色的鲜花,把山城装扮得富丽堂皇,万里飘香。
唯有这短短的小巷,显得冷清而萧条。谁还会记得,在这座美丽的山城还藏着一条让人忘却无足轻重的小巷呢?
小巷之所以存在于今天,是因为它是一条通向河滩通向汉江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它一无胜迹可寻,二无优越的地利供人争抢。
没有月光的晚上,小巷静寂无声,窄窄的一溜天空,三两点星斗镶在墨染的天幕上,森森的光惨白地闪闪烁烁,仿佛是蒙西的女妖,眨动着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睛。透着神秘,透着恐怖。走在小巷子里会捏一把冷汗,叫人想哭。口里诅咒着小巷是魔窟,是鬼魅的洞穴。但当你大着胆子走完小巷,前方便是万家灯火,洞天福地。
阴雨的日子,雨急急地落,敲打着小巷;风狂狂地吹,侵袭着小巷伤痕累累的脸庞。小巷默默地伫立着,将风风雨雨听成一曲悦耳的音乐。这时候,总有一位丹青妙手,临街推窗,远眺着这条小巷,看乳白色的大雾在小巷弥漫,而小巷则在云团中缥渺。呵!小巷是一幅绝妙的画呀,它将人的思维引向高远,引向辽阔。那位擅长行吟作诗的朋友,说小巷中刻着唐诗宋词,他将小巷说成是泪水中流淌出的一行欢喜。
不管众人如何评说小巷的是是非非,小巷仍时时迎进送出面带欣悦的行人。看他们由一色的黑衫布裤,换成鲜艳的绿裤红衣;由草鞋、布鞋、赤脚,换成旅游鞋、马靴和锃亮的高跟皮鞋。从河滩走来的汉子,挑一担翠碧的新茶,给小巷留下一股回味悠长的清香;有着一身丝缎丽裳的妙龄女子走过,撒给小巷一串银铃般的欢笑。此时的小巷才少了一份落寞,多了一份喧腾。
可小巷的模样依然古旧,依然衰落。看来小巷将被腾飞时代所淘汰。不过,它曾经是将人们由荒凉的此岸引渡到辉煌的彼岸无法忽视的桥梁。它是山城往昔的缩影,是山城由旧翻新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