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散文)
文/周占华
我常常觉得自己身心已很衰竭;对于身边发生的任何事,在心境上,毫无例外显出一种冷漠和无奈,实在推拖不掉的,便抱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处之;日久天长,脾气也变得极坏,心情一日比一日烦燥、沉闷,一句话,我好像不是以前的我了,实际上,我才三十出头,这个年纪的人就有这种心情,显然属不正常现象。
其实反观现实中的我,又属正常。因为“三十”对我而言仅仅是个数字,不存在立不立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别人都在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我常常回忆我以前的所作所为,觉得在这三十多年中没干成一件事,或者说,没干成让自己满意的一件事,可谓一事无成,虚度光阴。相对而言,时间却流逝得那么飞快,真是可悲可叹。人都说,男人跨过三十岁这个门槛,就愈加变得成熟和自信,可爱和魅力无穷,但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愚钝了,反倒失去了三十岁之前的那么一点冲劲和自信,至于可爱和魅力,大致独独妻子一人认可了。一个男人失去最后的自信,无疑于自我毁灭。
造成身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毋需置疑,是我所处的恶劣环境所致,这十分可怕。不过古人云,愈是恶劣的环境,愈能锻造出人。我辈却不敢苟同,试想,在那种环境下塑造出来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人呢?既然不愿同流合污,那么孤独和失落就在所难免。长期以来,我始终认为自己已失去了很多东西,倘若哪一天我再不幸失去妻子和孩子的话,我的精神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被彻底击垮了,真不敢想象。事实证明,偌大的北京,没人愿意收留我;我想,既然当前所处的环境是那么恶劣,而我又不愿被塑造,那就只好另谋出路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热情始终贯穿在没完没了的过程中,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人家都说我有点能耐,可就是不予接留。东跑西颠一年有余,仍在恶劣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犹如一头被关在笼中的狮子。
《金刚经》说,人间的苦,均是自己给自己酿就的,永远也无法摆脱。依次说,我当初选择这个环境,本身是自己给自己挖的一个陷井,要想不栽下去,和填平它,谈何容易。偶翻此奇书,感悟甚多,在三十岁之前是不曾有这种感觉的,看来活着已无多大意义。不过《金刚经》又言,死去做鬼,亦是无法摆脱无休无止的痛苦的。世间的事,盘盘绕绕,轮轮回回,无法理清。活着与死去在本质上无多大差别。在那个恶劣的环境中苟延残喘地活着,仅仅是为了讨得一口饭吃。
现在看来,活着的唯一精神支柱,是还有个家。在心情稍好的时候,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不为自己活着,也得为妻子和孩子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