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02日
经济与法
03

砸破“采购暗箱”好!

张文刚

据报道,前不久四川省财政厅通过邀请招标方式,在多家供货商的公开竞价中,为价值200多万的政府采购定单敲定了“买主”,这是四川省级财政首次尝试以政府采购制度的方式购买商品。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在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时,以法定的程序,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付款。其实质是将市场竞争和财政支出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政府尽量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按照国际惯例,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在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15%之间。据估算,我国各级政府采购的总量可占国内总产值的10%左右,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772亿元,应有7000亿元的政府采购规模,若以10%的节约率来计算,每年国家则可节约700亿元,节约的潜力十分可观。

在国外,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支出管理中采用的一种基本作法,已在国际上普遍实行。这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它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和“控购”,而是通过法律手段,使政府的各项采购活动在公开、公平、透明的环境中运作,形成财政、审计、供应商、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抑制公共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传统的政府机关购物方式,虽也制定有种种严格的管理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少数主管干部的严重官僚主义和一些采购人员失职、渎职的违法违纪行为,致使管理中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能少花或不花的钱被大把大把花了出去,被人们形象地比做“暗箱操作”,例如在办公设备、政务用车等大宗采购中,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还有的购回的用品质次价高,有的竟购回伪劣用品。个中原因,明眼人一看即知。这些腐败行为无情地吞噬着国家的资产和公众的利益,有的已经到了非整改不可的地步。

政府采购的“暗箱操作”,不但使铺张浪费成为无法避免的现象,而且这种方式或多或少地造成了高额回扣等方面的腐败。砸破“采购暗箱”,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好就好在不仅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更重要的还在于有效地加强了廉政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砸破“采购暗箱”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