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04日
劳动者
03

心系企业 情暖职工

——记省优秀工会干部高和

文/张兰芝

1994年,步入而立之年的高和被推选为交通部公路二局三处工会主席。

他上任时,正是企业因多年无施工任务处于低谷时期,他第一件事就是琢磨着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他意识到关键是要加强职工民主管理。他和工会的同志在全处纵向建全3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队 (项目)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横向建立了为落实工会和职代会决议服务的生产经营,工资奖金分配、生活福利,提案审查等六项专门工作小组,还制定了《三处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在全处构筑了上、下贯通的民主管理网络。与此同时,认真组织职工围绕企业走出低谷提合理化建议,把职工的心聚拢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上来。

1996年三处经营已开始逐步好转。高和想,能否将揽到的活干好,并在更多的省区打开市场。建好现有工程是关系三处信誉和兴衰的大事,也是关系全处千余名职工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为此,他要求处和项目工会干部,要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下功夫,他带着工会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向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市场观念教育和危机意识教育。为使工会干部贴近生产,他提出了工会千部深入施工一线解决问题和节假日为一线服务的要求。1997年8月在三处承接的湖南昌樟路、江苏丹阳等项工程任务的关键阶段,他和行政领导,坐着没有空调的破面包车,冒着酷暑,历时30多天,跨越5个省区,调查了解了7个项目工地的状况,就地解决了项目施工中的棘手问题。在途中他们住的是每天5元连凉席和枕头都没有的招待所,渴了喝白开水,饿了吃便饭。他与地方接触、解决了丹阳经济合同官司纠纷,为企业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经他努力,撤消了湖南黄黄路因设计单位变更设计而由三处承担的90多万元的一审判决。据统计仅1997年1年高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施工一线,他的脸膛晒得和工人一样黝黑,各项目生产状况,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他亲自参与立项、组织、实施处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并且常有新花样。在组织参加全局跨世纪立功竞赛活动中,三处获1997年立功竞赛先进单位,昌樟路等3个项目获竞赛先进集体。

在各个项目紧张施工的日子里,他要求处和项目的工会干部,为职工创造条件,特别是保证晚上加班职工吃好饭,洗上澡。在沪宁路他亲自开车给在酷暑高温中施工的职工送饮料、茶水,在降法路他陪同工人加班到12点,并把饭菜送到职工手中。对有的项目加班时间过长,他亲自与有关部门协调职工通勤施工运行时间,这一切职工们都看在眼里。

这两年,他面对处里500余名下岗职工随时都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指定专人对全处下岗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并领着处工会全体同志分头到下岗职工家中调查摸底,对下岗职工提出的问题,能给予答复和解决的,立即答复解决,需要让领导研究的,记录下来,再交领导研究,短期内给予回音。他还针对施工单位下岗职工分散、不易集中培训的现状,对下岗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为杜绝项目经理随意招收民工而顶替正式职工造成本企业职工下岗的现象出现,对项目用工实行 “看版管理”,按处所承接工程项目大小、工期、项目用人数量及使用本企业职工与外招民工进行界定,实行用工公开化,并由就业中心监督实施。有力地杜绝项目用人中存在的随意行为。正在开工的娄连项目按照这种管理办法确保了正式职工的上岗和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受到各方的好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