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24日
经济生活
02

西安居民生活日渐富裕金融资产增多

□雷麦鸽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其金融资产的拥有量大大增加,日呈多元化格局。目前居民金融资产除银行存款和手存现金外,还拥有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以及因参加其它融资活动而拥有的各种权益。据统计:1998年西安市居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49.97亿元,比1997增长15.2%,是1990年的6.4倍。1998年在居民所购置的有价证券中仅国库券26.2亿元,比1997年的21亿元增长24.8%。

居民个人金融资产源于居民的收入,是居民现阶段和前期消费的结余部分,因而居民金融资产绝对量和组成的变化受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金融观念及国家金融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其金融资产增多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使西安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1998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9.59元,比1997年增长6.1%,是1990年的3.3倍。

2.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结余资金增多。

消费倾向是居民日常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据发达国家历史资料: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再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而提高。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正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时下,尽管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但居民消费更加理性化,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因而居民的收入结余部分逐年增多,金融资产的数量也就逐年增加。

3.风险防范意识增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加大。由于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未雨绸缪,人们存钱以备失业时用。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医疗、养老制度改革力度,使得过去由国家大包大揽医疗费、养老金的方式,变成了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因而养老防病也成了人们存钱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则居民个人存款具有一定的抵预风险的能力,但其作用很有限。这几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险种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保险业的认同,居民购保险的支出也越来越多,而相应得到被保险的权益也越来越大。1998年西安市居民人均购买储蓄性保险89.59元,比1997年的64.41元增长39.1%,是1990年的26.7倍。

4.应付大宗支出的需要。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购买大件商品,子女上学、结婚,买房无一不需要大把花钱。有资料表明:按目前的消费水平,一个小孩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大学毕业,这期间用于购买教材参考资料和支付学杂费用等的钱约2.5万元,而且做父母的还得应付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赞助费。买房更是头等大事,一套住房少则五六万,多则二十多万,按现在的收入水平,买一套五六万元的房子,得一家三口不吃不喝攒3年。而我们中国人消费方式向来是量人为出,不习惯举债消费,因而应付大宗支出也是居民存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5.居民投资意识增强,金融资产成份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拓,居民投资意识增加,其金融资产成份多元化。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国库券的发行还依靠行政命令往下摊派。现在有钱不仅是存银行,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投向股票、债券等风险高、收益也高的有价证券,还有人把集邮也作为自己投资的对象。居民投资有价证券的热情大大超过银行存款。

居民金融资产数量的增多和成份的多元化,是居民生活日渐富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拥有量还会增加很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