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24日
经济生活
02

如今人人身藏“密电码?”

近年来,无论是公务人员、还是生意人、社会人等,大都身藏着一个精小别致的“密电码”——通讯录。不信,你去调查十有八九绝不会错。别看这小小的“密电码”,没有它你可能要失去诸多信息和商机,有了它便能联络天南海北的关系。所以,如今的人们身藏“密电码”成了时尚。

“密电码”的兴起也仅是90年代的事儿。随着电信业的快速发展,电话、手机、BP机进入普通百姓家,人们办事只要拨个号码无论对方有多远都能通上话,办要办的事。然而,这些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全部储存在脑子里是不现实的,于是聪明的人们便制造了一种比扑克牌还要小的精致的通信录,专门记载各种关系人的通信地址、电话、手机、BP机号码以便随身带。这个小本子虽小,功能可不小。首先,它可以记载与己有关、对己有用的几百条通讯信息,并有代替名片之功效。第二,持有它可“唤风唤雨”,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要想找要找的人,便按“密电码”所记载的信息拨打即可取得联系。第三,它是人们离不开的身藏之宝,有电话、手机、BP机,没有“密电码”犹如盲人寸步难行。

(王安平)

放大 缩小 默认